[实用新型]一种热水锅炉的二次进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2265.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裴连义;周子明;佟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房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9/00 | 分类号: | F23L9/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4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锅炉 二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提高热水锅炉燃烧效率的二次进风结构。
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冬季温度低,供暖周期长,热水供暖需要燃烧大量煤炭资源。然而现有的热水锅炉技术落后,燃烧效率低下。
原因在于:一、普通的常压锅炉采用自然的方式,燃烧速度缓慢,热利用低。二、锅炉的进风口为冷空气直接加入,当冷空气加入量大的时候,降低了炉膛内的温度,从而损失温度,降低燃烧效率。三、传统炉膛内的废气排放大,燃烧不完全,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总之,一种提高热水锅炉燃烧效率的二次进风结构尚未见报道。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热水锅炉燃烧效率的二次进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水锅炉的二次进风结构,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的排烟口内侧设置有空气预热装置;所述空气预热装置通过风道与炉体内风排连接;所述风排设置于炉体内的炉排下方。
所述空气预热装置绕设于排烟口内侧,空气预热装置为环形盘管风道结构。
所述环形空气盘管风道入风口处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环形空气盘管风道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
所述风排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微孔。
所述出风微孔为设置于楔形口。
所述风排为平行条状联排结构。
所述风排为网状结构。
所述风排为蜂窝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进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推广和使用。
2、本实用新型增加炉内风排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烟气排放量。
2、本实用新型增加炉内风排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烟气排放量。
3、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结构能将炉内形成微压,燃烧充分,热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排风道截面图。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
一种热水锅炉的二次进风结构,包括,一炉体1;所述炉体1的排烟口4内侧设置有空气预热装置6;所述空气预热装置6通过风道8与炉体1内风排2连接;所述风排2设置于炉体1内的炉排3下方。
所述空气预热装置6绕设于排烟口4内侧,空气预热装置6为环形盘管风道结构。
所述环形空气盘管风道入风口处设置有过滤头5,过滤头内装有过滤棉。
所述环形空气盘管风道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7。所述风机7为便于拆卸更换的法兰盘连接结构。
所述风排2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微孔10。
所述出风微孔10为设置于楔形口。
所述风排2为圆管或方管结构。
所述风排2为平行条状联排结构。
所述风排2为网状结构。
所述风排2为蜂窝状结构。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为,先将锅炉点火启动,入料燃烧后,关闭炉体1上的自然进风口9,启动风机7;此时,冷空气通过环形盘管风道预热,再将预热后的热空气通过风排2传输到炉排3下方,进而增加氧气量,提高燃烧效率。此种锅炉的二次进风结构在不改变原有锅炉结构的同时,增加了二次进风结构,实属一种创新之举,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房产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房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2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面出火的打火机
- 下一篇:火化机烟尘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