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丝机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111.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恒丰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12 | 分类号: | B21C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拉丝机张力装置,特别适用于保险丝加工。
背景技术
拉丝机也被称为拔丝机、拉线机等,其目的是为了把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拔处理,使其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广泛应用于钢丝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传统的拉丝机张力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安装在模盒的内侧,模盒调整后,拉丝机张力装置也会同步调整,但是一旦线材发生断裂,容易碰到拉丝机张力装置,导致拉丝机张力装置安全系数不高;另一种是设置在拉丝机架的台面板下方,模具调整后,拉丝机张力装置不能同步调整,使拉拔出的线材变形,容易导致线材报废。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熔断丝广泛应用于移动式电子产品、电力系统、半导体元件等技术领域,其作用是在发生短路或者电流过载等故障时,自动熔断以切断电路,从而达到保护电气元件的目的。为了减少熔断丝的更换频率,需要在熔断丝基材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现有的拉丝机张力装置无法满足这种高精度工艺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对拉丝机张力装置的改进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拉丝机张力装置[申请号:201120566065.4],包括张力装置本体,所述张力装置本体包括固定轴、下摆臂、上摆臂、传感器、导轮轴和导轮,所述固定轴上方设有台面板,所述台面板上方设有模盒,所述模盒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转轴穿过台面板,所述上摆臂、导轮轴和导轮均设置在台面板的上方,所述固定轴、气缸、关节轴、下摆臂、传感器均设置在台面板下方。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提高了拉丝机张力装置的安全系数。然而该方案不仅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便,而且依然不能适用于熔断丝拉线等技术领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能够提高成品率和产品质量的拉丝机张力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拉丝机张力装置,设置在拉丝组件的一侧,包括设置在收线组件上的张力结构,所述的拉丝组件和收线组件之间设有退火组件,在退火组件上设有过线结构,所述的过线结构所在平面与张力结构所在平面垂直。
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张力结构包括若干张力轮且张力轮之间相互传动。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张力轮为五个。
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过线结构包括若干能够相互传动的过线轮。
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过线结构还包括若干设置在退火组件上且能够相互传动的定速轮。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过线轮为六个。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拉丝机张力装置中,所述的定速轮为两个。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拉丝机张力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能够提高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拉丝组件1、收线组件2、张力结构3、张力轮31、退火组件4、过线结构5、过线轮51、定速轮5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拉丝机张力装置,设置在拉丝组件1的一侧,包括设置在收线组件2上的张力结构3,在拉丝组件1和收线组件2之间设有退火组件4,在退火组件4上设有过线结构5,上述的过线结构5所在平面与张力结构3所在平面垂直。
作为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张力结构3包括五个张力轮31且张力轮31之间相互传动,过线结构5包括六个能够相互传动的过线轮51和两个设置在退火组件4上且能够相互传动的定速轮52。这里的张力轮31、过线轮51和定速轮52的个数和分布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各样的替代方式,只要能使拉丝、收线和退火工艺顺利进行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拉丝组件1、收线组件2、张力结构3、张力轮31、退火组件4、过线结构5、过线轮51、定速轮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恒丰铜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恒丰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系统
- 下一篇:带有模块化附加装置的椎体间脊柱植入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