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627.9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能;魏奇科;王龙;李青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晓兵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桩桩 结构 钢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属于建筑物的基础桩构件领域。
在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建筑的基础桩施工过程中,基桩施工方法从传统的人工挖掘到机械的旋挖桩施工,经历了不断技术创新的过程。传统桩孔采用人工挖掘,在人工挖孔桩的底部扩大直径,称为人工挖孔扩底桩,这类桩由于其受力性能可靠,不需大型机具设备,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可直接检查桩底岩土层情况,单桩承载力高,无环境污染,所以在各地应用较为普遍。但是,该类桩孔存在如下不足:挖孔中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尤其是安全性较差,容易出现塌方等险情,当土层中可能有腐殖质物产生的气体逸散到孔中时,桩孔底部还会沉积大量有毒气体,给施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进一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旋挖桩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所谓旋挖桩,即由旋挖钻机施工的桩型,全称旋挖钻孔灌注桩,工程上简称旋挖桩,由于使用机械作业,对工人人数要求不高,可节省很大的人工费用,故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建筑的基础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
但是,现有旋挖桩技术存在如下弊端(尤其是桩孔上部为松土层(回填土层),下部为岩石层):其一,当桩孔上层具有回填土等松土层时,在旋挖桩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随着浇筑过程中的震动,松土层中的部分松土会掉入混凝土桩体中,给桩的质量带来隐患;其二,无法清除旋挖桩孔底部的软层,使之达到工程标准(桩孔底部软层厚度小于5cm)。
结合旋挖桩存在的弊端,本申请人提出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即:在旋挖桩孔成型后,在底部设置钢筋笼,钢筋笼的长度小于岩石层的厚度,钢筋笼上部设置钢筋砼直管段,在钢筋砼直管段下端设有环状止落结构。但是,该方案没有解决钢筋砼管组装强度不够,以及安装和运输困难的问题。
针对用于旋挖桩孔的积土止落装置配套的钢筋砼管,解决其整体强度,以及存在安装和运输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的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含有若干纵筋及若干箍筋,所述管体两端或一端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将两相邻管体定位并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钢筋连接结构。
所述钢筋连接结构为套接方式,在管体的一端设有凸环段,在管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凸环段配合的套接段;所述凸环段由若干垂直布置的主筋及周向布置的箍筋组成。
进一步,所述凸环段的上端还设有收口锥状段,所述收口锥状段由若干倾斜布置的主筋及若干周向布置的箍筋构成。通过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对接的操作性,方便导向对接。
进一步,所述钢筋连接结构还可为对接方式,在管体的两端沿管壁分别向外延伸螺杆段,由套筒进行对接。使之能够满足整体强度,以及方便安装。
进一步,所述钢筋连接结构还可为对接方式,在管体的两端沿管壁分别向外延伸螺杆段,由套筒进行对接。使之能够满足整体强度,以及方便安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套接或对接方式能够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准确定位两相邻的钢筋砼管,保证管体内浇筑混凝土后两相邻钢筋砼管的结构强度,在钢筋砼管内灌注混凝土后,两相邻钢筋砼管形成较高整体强度结构。
2、另一方面,还能在两个或多个钢筋砼管之间进行定位连接时,更加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结构呈中空状,旋挖桩孔中安装好钢筋砼管后,便于沿着钢筋砼管内放入输水泵管及抽吸泵管清理旋挖桩孔底部的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旋挖桩桩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旋挖桩桩壳结构的钢筋砼管实施例2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对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对接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对接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