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输送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029.5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毛根兴;何樟根;何雄安;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66 | 分类号: | B65G53/66;B65G53/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输送 喉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流输送喉管。
背景技术
气流输送(粉体或颗粒)物料的方法,是工业生产过程物料转移的一种先进方法。随着工业技术的升级及清洁生产要求的提高,其运用越来越广泛。气流输送物料的方法可分为正压输送方式和负压输送方式。负压输送的原理为:依靠内部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的空气流,将被送的物料裹夹在一定流速的气流中,在管道内随气流运动达到输送的目的。负压气流输送的物料是通过喉管进入气流输送管道。如图1所示,常规的喉管的结构是具一个有给料管1和具有一个空气进口及一个气料混合物出口的水平管2组成。常规喉管给料,当给料量大时物料在喉管内产生堆积,使料气比过大,气流难以带动物料运动,造成喉管及管道堵塞,如果给料太少、气料比小,造成气体消耗量大,运送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送效率高且节能的气流输送喉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流输送喉管,其安装在输送管道上,它包括与输送管道同轴且相连通设置的水平管、与所述的水平管相连通且相垂直连接的给料管,物料由所述的给料管进入所述的水平管,再由所述的水平管进入所述的输送管道内,所述的水平管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且相垂直的补气管,所述的补气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的水平管内气压的气量调节器,所述的水平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平管内的气压且根据气压大小控制气量调节器的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管与所述的输送管道相连接一端为出气口,其另一端为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的给料管与气量调节器之间的水平管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水平管上设置气量调节器和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检测水平管内的气压从而控制气量调节器调节水平管内的气压,使料气比达到适当的比值,有效地防止了喉管堵塞,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常规的气流输送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输送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输送管道上设置两个气流输送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给料管;2、水平管;3、物料仓;4、补气管;5、压力变送器;6、气量调节器;7、输送管道;8、空气过滤器;21、进气口;2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气流输送喉管包括与输送管道7同轴且相连通设置的水平管2、与水平管2相连通且相垂直连接的给料管1、设置在水平管2上且与其相连通且相垂直的补气管4、设置在补气管4上的气量调节器6、安装在给料管1与补气管4之间的水平管2上的压力变送器5,水平管2与输送管道7相连接一端为出气口22,其另一端为进气口21,气流输送喉管还包括安装在进气口21上的空气过滤器8。
当输送管道7产生负压后,物料从物料仓3经过给料管1进入水平管2,再由水平管2进入输送管道7内,在输送管道7内负压及进气口21的大气压共同作用下产生一定流速的气料混合气流,并沿着输送管道7被输送到目的地。压力变送器5时刻检测水平管2内气料混合段的压力,通过调节补充气量调节器6保持管内负压稳定,当压力变送器5检测到负压超过设定值后,控制气量调节器6增加开度,减低料气比防止喉管堵塞,当检测到负压太少后,控制气量调节器6减小开度,增加料气比以提高输送效率。
如图3所示,当需要多点进料、提高供料效率时,可以在输送管道7上增设气流输送喉管,位于输送管道7中部的喉管需要将空气过滤器8卸除,直接与输送管道7相连通设置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团矿清洁装车系统
- 下一篇: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船舶散装物料集散输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