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545.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4 | 分类号: | B24B9/1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倒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圆片的生产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圆片在倒角时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圆片产品,特别是透镜产品在磨边后需要倒角,目前的倒角装夹是手持产品或用胶带粘接住产品,然后在倒角磨盘上进行倒角,这样的操作不方便且可能会破坏产品抛光面,也会使的倒角大小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用于光学圆片在倒角时的装夹,无需用手直接接触光学圆片,可实现方便、快速地装夹,亦方便倒角操作,使倒角大小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其包括吸附单元和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套设在吸附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盘、气管以及吸球。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单元为滚珠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的一端依次具有一细部和一凸环,所述吸盘套设在气管的细部,并抵设在凸环的端面上,所述滚珠轴承套设在凸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用于光学圆片在倒角时的装夹,用吸附单元夹持光学圆片,用转向单元进行旋转操作,无需用手直接接触光学圆片,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对产品抛光面的破坏,可实现方便、快速地装夹,亦方便倒角操作,使倒角大小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10,其包括吸附单元1和转向单元2,所述转向单元2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内圈21和外圈22,所述内圈21套设在吸附单元1上。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盘11、气管12以及吸球13。所述转向单元2为滚珠轴承。所述气管12的一端依次具有一细部121和一凸环122,所述吸盘11套设在气管12的细部121,并抵设在凸环122的端面上,从而使凸环122的端面可顶住吸盘11,保证吸盘11的刚性,并使吸盘11更容易固定,所述滚珠轴承套设在凸环12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吸附光学圆片20时,先用一只手捏吸球13,另一只手握持滚珠轴承,使吸球13中的气体被挤走一部分后,再将吸盘11对准需倒角的光学圆片20,放松掉捏吸球13的手,吸盘11随即产生负压,从而将光学圆片20吸紧,即可对光学圆片20进行倒角操作,由于滚珠轴承的内圈21和外圈22可相对旋转,因此操作时可以通过旋转吸球13来达到旋转光学圆片20的目的,或者靠“倒角盘”的高速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吸附单元1旋转,进而实现光学圆片的倒角。
2、更换光学圆片时,再次手捏吸球,使吸盘11失去负压而松开光学圆片20,再次重复步骤1,即可对下一片光学圆片20进行倒角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圆片的倒角装夹装置,用于光学圆片在倒角时的装夹,用吸附单元夹持光学圆片,用转向单元进行旋转操作,无需用手直接接触光学圆片,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对产品抛光面的破坏,可实现方便、快速地装夹,亦方便倒角操作,使倒角大小均匀。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IP塑封框架打印装置
- 下一篇:数控机床全自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