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节组合式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609.4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安;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5/12 | 分类号: | A63B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节 组合式 跳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节组合式跳箱。
背景技术
跳箱是体操运动支撑跳跃器械之一,一般采用分节式结构,由多个梯形木箱垒叠而成,实现了搬运的轻便性和练习时高度的可调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跳箱的支撑面千篇一律,未能与器械练习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且在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节组合式跳箱,该跳箱可以变更工作平台支撑面的形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节组合式跳箱,由若干节单体上下层叠而成,它分体式设置有若干具有不同支撑面的工作平台,所述单体上设置抽屉空间,抽屉空间设置有条状凸起,位于最上层的单体上也设置同样的条状凸起,工作平台的底部均具有与条状凸起相适配的条状凹陷,工作平台可以插在抽屉空间内或卡在位于最上层单体的条状凸起上。
工作平台具有不同的支撑面形状,练习时,需要使用哪种支撑面,就把具有该支撑面形状的工作平台卡在位于最上层单体的条状凸起上,而其他工作平台则以抽屉的形式收纳在各个单体中。从整体看来,整个跳箱的形状与现有技术中的跳箱一样。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平面平台、弓形平台、凹形平台、鞍形平台、舌形平台;相应地,其中有4个单体各具有1个抽屉空间。
平面平台适于各种跳跃动作,弓形平台适于横箱分腿腾越动作,凹形平台适于前滚翻类动作,鞍形平台适于横箱屈腿腾越动作,舌形平台适于纵箱分腿腾越和斜进直角腾越动作。5种不同支撑面的工作平台使跳箱适于做各种动作。
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平面平台卡在位于最上层单体的条状凸起上,弓形平台、凹形平台、鞍形平台、舌形平台具有一一对应的抽屉空间,各个抽屉空间的形状与位于其内的工作平台的外形一致。
各个抽屉空间的形状与位于其内的工作平台的外形一致,使经过改进后的跳箱承受重压能力与现有技术中的跳箱无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通过替换具有不同支撑面的工作平台,使跳箱适应不同动作的练习,丰富了动作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极大消除了练习者对器械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器械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能促进练习者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所有工作平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上所有工作平台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大部分工作平台呈未完全插入抽屉空间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弓形平台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鞍形平台的侧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舌形平台的侧面视图。
图中:1、单体;21、平面平台;22、弓形平台;23、凹形平台;24、鞍形平台;25、舌形平台3、抽屉空间;4、条状凸起5、条状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分节组合式跳箱,由若干节单体1上下层叠而成,它分体式设置有若干具有不同支撑面的工作平台。本实施例中共有5个工作平台,分别是平面平台21、弓形平台22、凹形平台23、鞍形平台24、舌形平台25。平面平台21适于各种跳跃动作。弓形平台22适于横箱分腿腾越动作,弓形平台22的侧面视图如图4所示。凹形平台23适于前滚翻类动作。鞍形平台24适于横箱屈腿腾越动作,鞍形平台24的侧面视图如图5所示。舌形平台25适于纵箱分腿腾越和斜进直角腾越动作,舌形平台25的侧面视图如图6所示,舌形平台25具有外形类似人舌头的支撑面。所有单体1中有4个单体1上各具有1个抽屉空间3,每个抽屉空间3内设置有条状凸起4,位于最上层的单体1上也设置同样的条状凸起4,工作平台的底部均具有与条状凸起4相适配的条状凹陷5,工作平台可以插在抽屉空间3内或卡在位于最上层单体1的条状凸起4上。平面平台21卡在位于最上层单体1的条状凸起4上,弓形平台22、凹形平台23、鞍形平台24、舌形平台25具有一一对应的抽屉空间3,各个抽屉空间3的形状与位于其内的工作平台的外形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