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园区和油罐区经地沟净化含油污水的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138.0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良刚;魏无际;徐炎华;刘玉东;范晨皓;姚晓红;连洲洋;袁礼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园区 油罐 地沟 净化 含油 污水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和油罐区经地沟净化含油污水的模拟装置,属于污水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类有机物(汽油、柴油、机油、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及苯酚等)在生产、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经常泄漏。中国2012年被媒体关注的石油石化产业各类突发事件就有218起。针对此类突发事件,工业园区或油类储罐区历来都有一套应急预案,但是无法避免含油水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油类储罐区发生大型泄漏事故后,一般会马上用泵和吸油毡将地面油收集起来,但残留(渗入或吸附)于地表的油类有机物在下雨时以乳化或溶解态的形式混入雨水,产生大量含油污水;再如,油类储罐或其他生产装置爆炸失火事故时有发生,经消防灭火及冷却后,一般会马上用吸油毡加以快速地去除漂浮在消防水水面上的油类有机物,但留下了大量的乳化或溶解态的含油污水。此外,工业园区和油类储罐区在日常的生产、转送、储存及运输等环节中跑冒滴漏于地面的油类有机物也会随着雨水的冲刷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约含几十至几千mg/L乳化或溶解态的油类有机物,它们若汇入地沟(明渠或加盖板的沟渠)再流进天然水体,无疑将对生态和生活产生长期而深远的有害影响。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政府对环保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油罐区的管理机构现在非常重视这类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开始逐步要求对其建立行之有效的污水防治应急预案。其中备受关注的预案是在地沟中设置吸油材料单元,让含油水在通过地沟流动过程中得到吸附净化,直至含油水达标排放(≤10mg/L)。然而,这种应急预案的实现必须要以充分的技术依据为基础,因为含油水能否达标排放与以下三类参数有关:1、现场地沟参数,包括①地沟的坡度,②地沟的截面积及其形状,③地沟的长度;2、含油水参数,包括①含油水的初始油浓度,②含油水水量及流量;3、吸油材料结构单元参数,包括①吸油材料的吸油技术指标,②吸油材料单元的结构形式,③吸油材料用量(吸油材料单元数量)等等。
显然,地沟的现场参数、含油水参数和吸油材料技术指标给定后,若吸油材料投加量过少,含油水净化不能达标;若吸油材料投加量太多,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吸油材料的备用量及后期处理量,以及实施成本。亟需研发出一种模拟装置来确定吸油材料用量和吸油材料单元的结构形式,以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工业园区和油罐区经地沟净化含油污水的模拟装置,可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实施应急预案的处理参数。
实现上述目的的关键点在于:该模拟装置能模拟目标地沟的现场参数来实施模拟试验,同时结合含油水参数、以及给定的吸油材料技术指标,最终确定达标排放时所需要的吸油材料单元参数,即吸油材料用量和吸油材料单元结构形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园区和油罐区经地沟净化含油污水的模拟装置,包括污水箱和清水箱,其特征是,所述污水箱出水口依次经阀门、流量计、水槽与清水箱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槽内设有若干吸油材料单元;所述污水箱底部、水槽底部分别设有升降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吸油材料单元包括上格栅框和下格栅框,所述上、下格栅框的插齿交错分布并形成容纳有片状吸油材料的固定空间。
优选地,所述吸油材料单元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部由下至上交替层叠固定有若干金属网和片状吸油材料。
更优选地,所述污水箱所处高度高于清水箱所处高度,所述水槽倾斜放置,所述水槽坡度与地沟坡度一致。
更优选地,所述污水箱底部设有一个升降器,所述水槽底部设有两个升降器。
更优选地,所述水槽截面与地沟截面形状相似。
更优选地,所述流量计位于连通污水箱出水口和水槽的管道上。
更优选地,所述升降器由平行四连杆机构组成。
更优选地,所述污水箱出水口位于污水箱下部,所述清水箱的进水口位于清水箱上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可模拟现场目标地沟进行试验,同时结合含油水参数、以及给定的吸油材料技术指标,确定含油污水治理预案所需的吸油材料单元参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吸油材料单元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吸油材料单元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