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横把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346.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颜永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K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把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横把手结构,在于藉由横把手的中间段落的外径轴心偏离两手握端的外径轴心,且手握端呈微向最外端位置往上倾斜的形体,将横把手可依组装角度需求来安装在车体的竖管座定位,以达到提供持握位置适用的实用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组装在自行车竖管体A中的横手把B(如图1、图2),由一中间段落B1及两手握端B2所构成,使中间段落B1组装在竖管体A后以提供骑乘者的双手持握着;其中,中间段落B1外径是为正圆形态,同时中间段落B1与两手握端B2是为同一水平(如图3、图4),虽然当转动中间段落B1时会造成两手握端B2呈不同角度的位置变化,但并不能满足、适合每位骑乘者的实际使用状况,毕竟每位骑乘者的手臂长度不一,导致手臂至横手把B的距离也会不一样,连带地使横手把B所定位的角度及位置也会有所差异的,当这样的调整还不能满足使用的话,便唯有骑乘者手握的位置要来「牵就、适应」已固定位的横手把B,而不是骑乘者可以「操控」横手把B来做运用,是以目前的横手把B形态还不能达到让骑乘者完全适用的理想目标。
因此,申请人莫不积极地投入此项的研究与开发,并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横把手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依组装角度需求来安装在车体的竖管座定位,提供持握位置适用的实用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横把手结构,其通过竖管座的夹持来组装在自行车的车体中,其特征在于:横把手有结合成一体的一中间段落及在其两侧的手握端,中间段落的外径轴心偏离两手握端的外径轴心,且手握端呈向最外端位置往上倾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横把手的中间段落的外径轴心并不与手握端的外径轴心为同一轴线,以致当转动中间段落时乃造成其两侧的手握端产生明显的角度位置变化情形,以供选择至最适合的角度位置后再做定位;且在横把手的中间段落亦不与手握端为同一水平状,使手握端乃向最外端呈往上倾斜状,当转动中间段落时乃造成其两侧的手握端产生明显的角度位置变化情形,以供选择至最适合的角度位置后再做定位,业者及骑乘者皆可依其需求来将横把手做组装角度的调整,以供选择至最适合的角度位置后再做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9A-B: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位置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如图5、图6、图7、图8所揭示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横把手结构,其中横把手1由一中间段落11及位在中间段落11两侧的手握端12所结合成一体,之后再将整体组装在车体的竖管座2中夹持着,其中,中间段落11的外径轴心偏离于两手握端12的外径轴心,亦即中间段落11的外径轴心并不与手握端12的外径轴心为同一轴线,并且使手握端12乃向最外端呈往上倾斜,即横把手1的中间段落11亦不与手握端12为同一水平状。
如此一来,遂可让业者的需求来将横把手1做组装角度的调整后再置于竖管座2中夹持着,亦可依不同的骑乘者在骑乘时,即可依照骑乘者的需求而开始转动横把手1时,由于中间段落11也不同于竖管座2的夹持孔径的轴心缘故,以致中间段落11乃带动手握端12呈角度位置的改变操作(如图9A和图9B),加上其中间段落11亦不与手握端12为同一水平状情形下,如此即可提供骑乘者选择至最适合的角度位置后再做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巴车空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跑台平网印花机的刮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