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体温计盛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641.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万文洁;施雁;吴茜;孙晓;朱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A61L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体温计 盛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体温计盛放器。
背景技术
体温计是测量生命体征的重要测量工具之一,测量体温是临床上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医院内被广泛使用。现在医院常规体温计盛放容器只能盛放一种体温计,即分别盛放清洁表或污染表,这样护理人员测量体温时需携带两个容器,发放和回收体温表时均要反复打开和关上两个容器的杯盖,携带和使用不方便,容易弄混淆;同时护理人员在清点体温计数目的过程中经常因抓放过多的体温计,水银端碰撞发生损坏,不但造成损耗,增加成本,流出的水银还会使医护人员发生水银中毒,危害健康。另外,一般体温计盛放器内装有消毒液,如有效氯等,而医院现在广泛应用的体温计盛放器还有一个问题是盛放污染表的容器开口过大,有效氯的气味溢出过多,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国内专利200920020464.3公开了一种有小筛孔的长方形体温计盛放器,这种盛放器虽然能够便于消毒,但是不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只适用于盛放用过体温计。国内专利体温计盛放架(申请号200820011778.2)公开了一种支柱型盛放架,在支柱的上部及中部分别固定有上、下插板,在上、下插板上分别间隔的排列有若干用于插入体温计柱体及水银柱的上、下插孔,上、下插孔在插板上的位置相互对应。这种盛放体温计的支架由于体温计悬空,且体温计之间相互分开放置,拿取时不易发生相互碰撞,从根本上避免了因碰撞产生的损坏,并可将盛放架整体放入消毒液中消毒,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在医护人员忙于各个病房时并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体温计盛放器,所述的体温计盛放器为一体式设计,方便携带和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体温计盛放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体式体温计盛放器为圆柱形容器,采用嵌套式设计,包括外环杯、内套杯、和杯盖;所述的内套杯的杯口高于外环杯,且与所述的外环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杯盖与外环杯可拆卸式连接,并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所述的内套杯和外环杯均匀分为相同的若干格,外环杯的格子形状为扇环,内套杯的格子形状为扇形;所述的杯盖上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为扇形。
优选地,所述的内套杯杯底距所述的外环杯杯底为4cm。
优选地,所述的内套杯与外环杯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扣紧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外环杯还设有内壁,所述的外环杯的内壁与所述的内套杯的外壁紧密相贴。
优选地,内套杯格子用于盛放洁净体温计,外环杯格子用于盛放污染体温计。
优选地,所述的杯盖上开口的大小为内外两杯一个格子的开口大小之和,通过旋转杯盖可以调节开口位置,在不用时将开口旋于剩余一个未盛放过体温计的格子。
优选地,所述的杯盖的开口处还设有活动盖片,所述的活动盖片大小与杯盖开口大小一致,所述的活动盖片可在杯盖上表面水平方向上旋转。
优选地,所述的内套杯的杯底铺有医用纱布。优选地,所述的外环杯的杯中盛有用于消毒的消毒液,所述的消毒液为2000mg/L有效氯。
优选地,所述的外环杯和内套杯被分为相同的若干格,所述的若干格为4~6格。
本发明中公开的一体式体温计盛放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害和混淆,可旋转杯盖操作方便,全程可左手持杯,右手取放体温计,不必反复打开和关上洁净杯和污染杯的杯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体温计盛放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体温计盛放器不带杯盖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体温计盛放器的杯盖结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外环杯
2 内套杯
3 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未经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