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009.3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之鸿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鱼线轮后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具体的是一种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线轮的后盖结构设计,多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后盖1’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型,装置在鱼线轮的后端以包括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
如图1所示,由于后盖1’将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完全遮盖,无法查知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的工作情况,比如润滑、脏污、磨损等。因此需要定期拆下后盖才能进行检修,而鱼线轮的装配结构通常比较紧凑,正确拆装不仅需要专业工具,还需要较高的熟练度,否则难以保证结构完整,容易遗失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鱼线轮的后盖导致的不便检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端盖上设有检视窗,检视窗上设有可分离的保护盖。进行检修时,不用将后盖的端盖从鱼线轮上整体拆卸,只需将检视窗上的保护盖分离开,即可对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的润滑、脏污、磨损等工作情况进行检视。
若润滑不够,可以直接自检视窗注入机油;
若存在脏污,可以直接用专用清洁剂自检视窗冲洗;
若发现零件磨损,可以视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维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护盖上具有透明镜片,以便在检视窗上的保护盖未分离开时也能直接进行检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配于检视窗内,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扣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旋转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保护盖一侧铰连在端盖表面上,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拨开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简单,便于自主检视和保养,可以避免开启后盖进行保养,能防止不慎操作造成内部结构缺失,防止遗失零件。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鱼线轮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1,端盖1上设有检视窗2,检视窗2上设有可分离的保护盖3。进行检修时,不用将后盖的端盖从鱼线轮上整体拆卸,只需将检视窗上的保护盖分离开,即可对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的润滑、脏污、磨损等工作情况进行检视。
若润滑不够,可以直接自检视窗2注入机油;
若存在脏污,可以直接用专用清洁剂自检视窗2冲洗;
若发现零件磨损,可以视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维修。
如图3和图4所示,保护盖3上具有透明镜片4,以便在检视窗2上的保护盖3未分离开时也能直接进行检视。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3有多种安装方式,以图4到图6为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配于检视窗2内,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3直接从检视窗2扣离。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3直接从检视窗2旋转分离。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保护盖3一侧铰连在端盖1表面上,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3直接从检视窗2拨开分离。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之鸿,未经朱之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套锅炉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