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9000.4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杰;王永庆;蔺长银;刘昌明;王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8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制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素制品焙烧用的烧罐。
背景技术
在炭素制品比如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等静压石墨、细颗粒模压石墨等的生产工序中,焙烧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以前炭素制品的焙烧基本上都是在环式炉中进行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车底式炉焙烧技术的引进,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炭素制品生产企业,逐步开始采用车底式炉进行炭素制品的焙烧。
车底式炉是一种以活动台车为炉底,装有炭素生制品的烧罐装在台车上被推进炉内加热焙烧,焙烧好后,再退出炉外的炉窑设备。在焙烧时,炭素生制品要装在用耐热不锈钢制成的烧罐内,炭素生制品与烧罐之间加入填充料,填充料可以选择冶金焦、石油焦、沥青焦和石英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由于炭素生制品是装在烧罐中进行加热焙烧的,创造了均匀加热的条件,制品各部位的温差可以降得很低。尤其是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等静压石墨制品,在焙烧过程中对温度的均匀性要求很高,利用这种装烧罐在车底式炉中焙烧的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
烧罐一般为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制作烧罐的材料一般都是耐热不锈钢钢板,材料价格高昂,一次性投资大。而且炭素生制品焙烧温度高达800~900℃,后期炉内冷却时还要进行喷入冷水进行冷却。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烧罐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烧罐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垂直摆放,内部制品和填充物的重量全都作用在罐底部上,重量达到数吨,烧罐底部在高温和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使底部产生变形,会造成烧罐在车底式炉台车上无法平稳摆放,严重时,当台车移动时有可能会造成个别烧罐因为底部不平而倾翻,会产生多米罗骨牌效应,使得整个炉车上的烧罐全部倒翻,造成很大的损失。
2、在上述的恶劣工作环境中,对烧罐将造成极大的损坏,一般情况下,循环使用几次就会出现烧罐变形,焊缝开裂等现象,使烧罐使用寿命降低。
3、一般烧罐都是采用敞口是设计,这样烧罐在多次使用后,极易造成口部变形,这样会导致炭素生制品在装入和倒出烧罐时发生困难,严重时还有可能在装入或倒出时造成制品的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一方面提供一种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平稳摆放的烧罐,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烧罐,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罐口不易变形的烧罐。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烧罐,包括一罐体,还包括双层罐底,该双层罐底具有一上底和一下底,上底和下底相互平行,两底之间为一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和下底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设置在双层罐底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环柱体,其轴心线与罐体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和下底之间固定设置有一罐底加强筋,该罐底加强筋设置在双层罐底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上固定设置有多根竖筋,该竖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件和罐底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竖筋呈辐射状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底上设置有下底通孔,罐底加强筋上设置有加强筋通孔,支撑件上设置有支撑件通孔,上底和下底之间的罐体上亦设置有罐体通孔,罐体通孔与加强筋通孔叠合。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固定设置有罐口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罐口加强筋为圆环体或环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部分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新型采用了两层罐底的独特设计,其中上底是烧罐双层罐底的第一层,起到密封作用,保证烧罐中的细小填充物不会从罐中漏出,下层底部是直接与炉车上的墩砖相接触,起到摆放的作用,它的平整度是至关重要的。在高温和重压下,即使上底变形后,下底依然可以继续保持平整,整个烧罐的安全性不会因上底的变形而受到影响,避免了因底部变形造成烧罐倾翻的危险。在增加了烧罐使用次数的同时,也就延长了烧罐的使用寿命。
2、因为两层罐底采用了支撑件、罐底加强筋和竖筋,使双层罐底的结构更加稳定、结实,双层罐底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进一步增加了烧罐的使用次数,延长了烧罐的使用寿命。烧罐内部重量压在上底上时,使其产生的变形微乎其微,即使连续循环使用焙烧产品,也能很好的保证双层罐底特别是下底不变形,延长烧罐使用寿命,节约资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9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石膏生产三氧化硫的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