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开关式防冻自来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9792.5 | 申请日: | 201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义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8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防冻 自来水龙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冬季防冻坏的自来水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用的自来水龙头,使用的是机械式开关,设置在自来水管的顶端,当冬季来临时,关闭机械式开关后,自来水水管内存满了剩余的水,由于温度低于零度,设在室外的自来水水管内的水结成了冰,最先冻坏的是机械式开关。虽然人们采取了许多保温措施,但在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下,又得不到热量补充,最后水龙头仍然会结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价廉物美的电开关式防冻自来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开关式防冻自来水龙头,包括安装在进水管上的电磁供水阀、电磁排水阀以及安装在水龙头上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位于地下部分的进水管通过三通分别与电磁供水阀和电磁排水阀连接,水龙头上的电开关是单刀双掷式开关,供水时与电磁供水阀电连接,排水时与电磁排水阀电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在电磁排水阀与电开关之间可以增加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
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的延时时间为20~60秒。
本实用新型将机械式自来水开关改换成电磁供水阀,在自来水水管地下部分通过三通分别连接电磁供水阀和电磁排水阀,水龙头上的电开关分别与电磁供水阀和电磁排水阀电连接,此开关是单刀双掷式,当打开电磁供水阀供水时,同时切断了电磁排水阀的电源,当关闭电磁供水阀停止供水时,同时打开了电磁排水阀的电源,排水阀打开,使自来水管内剩余的水排出,达到防冻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考虑到,春、夏、秋三季温度高,如果也将自来水管内剩余的水排出,就浪费了,又设计了“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既当温度高于零度时,排水阀不会启动;当温度低于零度时,排水阀工作,为了保证排水阀不处于长时间供电状态,排水阀接通电源延时1分钟自动断电,既保证了有足够时间将自来水管内剩余的水排空,又及时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两个水阀都设置于地下,不怕冻,最适合需要设在室外的自来水水龙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延时电路图
1、电源插头 2、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 3、电开关 4、竖直地上水管 5、电磁供水阀 6、电磁供水阀导线 7、电磁排水阀 8、电磁排水阀导线 9、水龙头 10、地下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电源插头1插入电源,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2中的12伏电源工作,打开单刀双掷开关3,使之与电磁供水阀导线6连接,电磁供水阀5获得工作电源启动,自来水通过地下水管10,经竖直地上水管4,到达水龙口9,水流出。
当关闭开关3,单刀双掷开关3与电磁排水阀导线8连接,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接通排水阀7的电源,排水阀7启动,将竖管4内剩余的水排空于地下,1分钟后自动断电,如此往复。当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在零度以下启动延时断电装置控制下,排水阀7接不通电源,竖管4内剩余的水仍可以存储于水管中。
其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当开关3与导线6接通时,由图2可知断开了其中的2、8两个端点,电磁供水阀由图2中的2、6供给电磁供水阀12伏电源, 供水阀工作,水会通过水管流出。
当开关3(图1)与导线8接通时,(图2)中的2、8接通,6断开,12伏电源通过三端稳压器得到稳定的5伏电源,供给集成电路LM393,LM393通过前端热敏电阻N1感知外界温度,当感知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由集成电路LM393输出高电平,给C4充电,三极管9014基极电位升高导通,带动继电器J5工作继电器从电源上取得12伏电压,给电磁排水阀7供电,R6是C4的放电电阻,可调,在20-60秒的时间将电放完,三极管9014基极电位降低为0停止工作,继电器J5在失去工作电源的同时,翻转一次正负极(也可以不翻转的,这要看排水电磁阀是球阀,还是膜片阀,球阀需要反转来关闭,膜片阀不需要)来关闭电磁排水阀,使下一次打开供水阀时,能保证排水阀绝对处于关闭状态,如此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义,未经李文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9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