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035.X | 申请日: | 201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4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轧辊 感应 淬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
背景技术
立式中频感应加热支承辊复合型淬火机床,取代燃气、燃油、支承辊差温炉的机床,其吊装、加热、运行以及喷淬方式等都有别于传统的支承辊燃气差温炉。机床的设计理念是针对燃气差温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热时间长,能耗高,吊装不方便等)而进行设计的,因此其在生产效率、加热方式、喷淬方式、生产成本、工作安全性、劳动强度、工件适应性、工件的质量以及工艺的设置等都显现出比较大的优势。提高支承辊的质量、精度、使用寿命以及缩短加工周期是当今轧钢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生产支承辊的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支承辊的寿命又和辊身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及耐磨性密不可分; 同时改进制造方法和选择更优的材质是提高支承辊性能的重要措施。但现有立式中频感应加热支承辊复合型淬火机床处理工件范围较窄,如何设计一种可加工超大型支承辊复合淬火机床即能够处理总长度6000 mm,直径800~1680 mm,辊身长度780~2500 mm,质量≤55 t,淬硬层深30~118 mm的支承辊,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完成上料、加热、喷淬工作的;吊挂工件可以做上下运行以及平稳旋转的;用低频大功率电源可以对轧辊整体进行感应加热以及温度控制的。喷淬工位喷水、喷雾、喷气按工艺可自动转换的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机包括立式框架,在所述立式框架上端设有顶部平台,在所述顶部平台与立式框架的周边立柱内侧之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顶部平台上的升降电机连接;在所述立式框架内还设有中平台,在所述中平台的边缘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在所述立式框架的下部还设有下平台,在所述中平台与下平台之间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平台与下平台在丝杠的驱动下沿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在所述中平台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在所述下平台上设有与驱动轴位置相对应的顶尖,所述超大型轧辊装卡在驱动轴与顶尖之间;在所述超大型轧辊的外围装有呈上下分布的感应炉和喷淬器,所述感应炉和喷淬器通过支架与所述立式框架连接。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框架包括4根立柱,在所述4根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杆。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中平台也为框架结构,在所述中平台上设有用于超大型轧辊吊装的U形开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导向杆为光杆。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感应炉与喷淬器外部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探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感应炉位于立式框架的底座之上,所述喷淬器位于立式框架的底座之下。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传动机构为同步轮与同步带式的传动机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升降电机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进电机、感应炉和喷淬器分别与电气控制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结构简单,可适用于总长度6000 mm,直径800~1680 mm,辊身长度780~2500 mm,质量≤55 t,淬硬层深30~118 mm的支承辊。
该机设计制造是以垂直工件整体加热和淬火为原则,具有承载能力并具备平稳性、防震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可靠性。机床主体是框架结构,顶端的平台式设计,机床中平台移动通过专用卡具将支承辊吊起; 中平台移动通过丝杠可以上下运行,运行位置包括进料、加热和喷淬3个位置; 中平台移动上、下降速度变频可调; 下平台是通过光杠做上下调整的,它起着工件对中和锁紧的作用。机床配有液压配重装置,起到平衡机床受力、增加机床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运行时中平台移动吊挂工件向下运行至下平台顶尖位置对中,并锁定下平台,使中下平台以及工件连成一个载荷体,工件整体在感应炉内旋转加热,加热完成后,载荷体下行到喷淬位置进行喷淬。喷淬完成后返回定中位置,解锁、并提升到进料位置。因此称为在同一工位上完成进料、加热和淬火工作。该机床结构严谨、空走距离短、工件适用范围宽且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大型轧辊感应差温淬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