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筒式盘片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387.5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和坤 |
主分类号: | B01D29/46 | 分类号: | B01D29/46;B01D35/00;B01D3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筒式 盘片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过滤水中杂质的盘片过滤器,属于水过滤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盘片过滤器属于目前各种水过滤设备中的一种,一般由过滤芯和外壳、底座构成。过滤芯通常都是由一摞上下两面都有沟槽的环形盘片套在中心骨架上,盘片两面沟槽的深浅和数量决定了整个过滤芯的过滤精度,盘片组上有压帽压紧。过滤时:水从外向内流过过滤芯,杂质被截留在盘片组外表面,反洗时:压帽被顶起,盘片组松开,同时水从内向外通过喷射管沿切线方向喷射而出,杂质被冲洗出去。
美国专利US-6398037和US-6419826以及中国专利201020102471.0均描述的是这种结构形式的过滤器,过滤器外壳和底座通过模具分别加工成型,以各种形式对口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压力空间,盘片过滤芯容设在其中,完成过滤和反洗的功能。
现有中国专利201020047036.2介绍了一种新型盘片过滤器滤芯,并详细描述了滤芯高度可调的设计出发点和优势,其中心骨架设计成了分体结构,可以依据采用的过滤盘片精度,调整使用的骨架单元的数量,即调整整个滤芯的过滤面积以期达到匹配骨架下开口处的最大出水流量,使滤芯的过滤功效发挥最大化,避免了浪费,现场使用调整更加灵活。
但是,这种滤芯设计虽然实现了高度可调,达到了设计目的,但是目前市场上却没有一种可以与之配套使用的外壳设计,如继续采用现行的外壳和底座形式,通过模具来生产加工,由于这样会产生很多种外壳高度的需求,相应会有很多规格的外壳,使得模具投入太大,成本提高,模具效率低,外壳组织生产也很麻烦,所以这种滤芯高度可调的优势还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壳更容易生产获得的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过滤功效较佳和能耗较低的直筒式盘片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筒式盘片过滤器,它包括:外壳、上端板、下端板、过滤芯组件以及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上端连接上端板,下端连接下端板,该过滤芯组件容设在该外壳和上端板及下端板构成的腔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直筒状结构,两端开口;所述过滤芯组件是盘片式滤芯,包括盘片压帽、骨架上盖、滤芯座、中心骨架、盘片组和逆止件,所述中心骨架为分体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骨架单元;所述过滤芯组件与外壳内壁面配合并可沿该内壁面上下滑动;所述上端板上有出水口。
所述外壳与上端板、所述外壳和下端板的连接结构为卡箍式连接结构。
所述下端板上有进水口。
所述过滤芯组件还包括有进水端头,所述进水端头与骨架上盖通过连接杆固连,进水端头和骨架上盖之间有弹簧和盘片压帽,该弹簧和盘片压帽套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进水端头外环处均布有至少四个涡轮叶片状的导流片。
所述外壳为金属或玻璃钢材质。
所述盘片组中夹有至少一个两面光滑的光面盘片,该光面盘片形状与过滤盘片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过滤器外壳为直筒结构,金属或玻璃钢材质,而非开模具方式生产,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反渗透和超滤设备的压力容器的生产方式,生产标准化、通用性好,所以成本低,高度规格很多,质量也容易有保证。上下端板的连接卡箍也为标准通用产品,拆装都方便。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过滤芯组件也相应调整改进:进水端头的导流片,可以使得来水沿切线由下向上旋转进入过滤器,避免水流短路,而反洗时污水也是旋转着排出体外,有助于提高过滤和反洗效果;另外,对于由过多骨架组成的过滤芯组件,由于盘片组过厚,反洗盘片组松开时很容易发生盘片间粘连,影响反洗效果,为此增加几片外形大致相同的光面盘片,可以将整个盘片组主动分割成几个小盘片组,提高反洗效果,该光面盘片质量重于过滤盘片,材质不同,采用有自润滑效果材料,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筒式盘片过滤器的一种实施例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筒式盘片过滤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芯组件外形图;
图4为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端头和弹簧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和坤,未经林和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轮导靴结构及包括它的电梯
- 下一篇:无张力铺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