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021.X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杰;于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实验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拥有各类化学实验室几十万个,每天都有大量的废液产生,主要是废酸、废碱,根据国家对实验室的环保规定,废液的排放标准的PH 值在6~9 之间,但目前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但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而且工作效率低,同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也影响着人体的健康。除酸性废液外,特别是在某些高温试验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挥发液,这些化学性挥发性物质中除含水分外,还含有部分酸性气体,如盐酸、硝酸、硫酸,如果对这部分酸液不能有效回收,就会扩散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很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浓度大时还会腐蚀其它设备等。针对上述问题,公开的技术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废气处理不彻底,装置加工复杂。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是由罐体构成,在罐体的罐壁内埋有循环液导管,在罐体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顶部设有盖体与其螺纹连接;在罐体上端的内壁上设有卡台,支撑网座于卡台上,在支撑网上铺设有海绵层;在盖体上分别设有注碱口、喷淋口和排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烟口管路连接了引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烟口管路连接了引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循环液导管与罐体外的循环液控制装置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罐体上端外壁与盖体的连接处设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酸性废气通过罐体冷凝,使酸烟中的酸液化,从罐底的出液口排出,有效回收酸气中的酸;通过海绵层对酸性挥发物质的中和,有效消除了酸气中的酸、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环保要求,使废气处理的更为彻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实验用废气处理装置,是在罐体1的罐壁内埋有循环液导管2,循环液导管2与罐体1外的循环液控制装置11管路连接,实现对罐体的制冷。在罐体1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口3、底部设有出液口4、顶部设有盖体5与其螺纹连接,且罐体1上端外壁与盖体5的连接处设密封环12。在罐体1上端的内壁上设有卡台,支撑网6座于卡台上,在支撑网6上铺设有海绵层7,海绵层可以根据处理量进行更换,确保废气处理效果;在盖体5上分别设有注碱口8、喷淋口9和排烟口10,排烟口10管路连接了引风机。所述的循环液控制装置11内设有循环泵,循环液存储装置及电子控制装置等。本装置使用时,从实验室排出的酸气经罐体进气口进入罐体,同时开启循环液控制装置11,通过循环液导管使其对罐体致冷,使得进入罐体的酸烟中的酸液化,从罐体底部的出液口排出,完成酸液回收。未冷凝的酸气,主要含有挥发性酸性物质上升,通过支撑网、海绵层,罐体顶部的注碱口喷淋弱碱性液体于海绵层上,酸气通过海绵层时,海绵层中的弱碱性液体与酸性挥发气体反应,获得中和,余下气体经由排烟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