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酸洗倒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941.1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贵年;庞海龙;陈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生产 反应器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冶金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酸洗倒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钛生产主要使用镁还原-蒸馏法。在还原蒸馏前,为了保证产品中杂质铁含量不超标,需要对碳钢反应器进行酸洗除锈,除完锈后要把酸倒运至另外一方反应器内循环利用,或直接废弃。因此需要将完成酸洗的反应器中的酸倒运至指定位置。目前在酸洗结束后倒运反应器中的酸均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泵酸的方式。这种倒酸方式的缺点是:(1)需要另设泵及相关管路向指定位置泵酸,增加了设备及能耗投资;(2)工作介质腐蚀较严重,导致系统密封性不好,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或工作效率低;(3)设备故障率高、寿命短,增加了设备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的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酸洗倒酸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酸洗倒酸装置,包括反应器筒体,所述反应器筒体上边缘设有筒体上法兰,反应器筒体内壁一侧设有氯化镁半管,所述氯化镁半管底端位于反应器筒体底部中心处、顶端从反应器筒体上部伸出形成横管;所述反应器筒体上方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与筒体上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充气管,所述横管端部连接有胶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底部设有保护腔,所述充气管贯穿保护腔。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法兰与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应器支架,所述反应器筒体上部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反应器筒体通过固定法兰固定于反应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不需要另设泵及相关管路向指定位置泵酸,降低了设备及能耗投资;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工作效率低的现象;设备故障率低、寿命长,减少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酸洗倒酸装置,包括反应器筒体1及反应器支架2,反应器筒体1上边缘设有筒体上法兰3,反应器筒体1上部设有固定法兰4,反应器筒体1通过固定法兰4固定于反应器支架2上,反应器筒体1内壁一侧设有氯化镁半管5,氯化镁半管5底端位于反应器筒体1底部中心处、顶端从反应器筒体1上部伸出形成横管6;反应器筒体1上方设有上盖7,上盖7与筒体上法兰3之间设有密封圈8,且上盖7与筒体上法兰3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上盖7上设有充气管10,上盖7底部设有保护腔11,且充气管10贯穿保护腔11;横管6端部连接有胶管接头12。
使用时,通过充气管10向反应器筒体1内充入压缩空气,反应器筒体1内的酸会顺着氯化镁半管5经由横管6和胶管接头12排出至指定位置。且由于保护腔11的设置,当反应器筒体1内酸液的高度接近上盖7时,不会对上盖7直接造成腐蚀,而会对保护腔11形成腐蚀,检修时只需更换保护腔11即可,不用频繁更换上盖7,降低了设备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速机构
- 下一篇:一种根茎挖掘机动力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