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润滑滑块的玻璃升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2351.0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世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6 | 分类号: | E05F15/16;F16N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润滑 玻璃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上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升降器是指由电机或手动驱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将汽车车窗玻璃沿玻璃导向槽上升或下降,并能按要求停留在任意位置的装置。电动玻璃升降器按其机械升降机构又可分为。1)绳轮式:电动机驱动卷丝转动,带动钢丝绳 并拉动玻璃托架在导轨中上下运动。这种升降器的优点是零件少,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可调整。缺点是安装时必须调整钢丝绳导向板的位置,使其与窗上的玻璃导向槽平行。否则,玻璃运动时,易产生玻璃与导 向槽卡住现象。主要应用于轿车,其它汽车很少使用。2)软轴式: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旋转,并带动软轴在轴套内滑动,从而便玻璃托架在导轨上运动, 完成玻璃升降的目的。这种升降器的优点是零件少,结构简单,工作平稳,无噪音,安装位置可调整。缺点是:软轴是由多股钢丝绳外套螺旋弹钱组成,在多股钢丝绳上夹有绒毛。制造工艺较复杂3)交叉双臂式:电动机驱动小齿轮带动 扇形齿板转动,通过交叉臂的杠杆带动玻璃托架上下运动,完成玻璃在导轨中的上下移动。
授权公告号 CN 202299841 U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的滑块, 主要包括主体,主体的中心设有连接孔,主体的正面和背面制成凹形,在主体的正面和背面设有若干触垫,主体的侧端面上设有若干存油槽。通过存油槽中存油来实现对导轨的润滑,从而减小滑块与定导轨和动导轨之间的摩擦,但是这种结构存油槽中的漏油量不可控制,无论汽车玻璃升降机滑块是否滑动,存油槽中的油始终渗漏,这样需要经常对滑块进行加油十分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滑块的玻璃升降器,能够保证滑块在导轨中便利的滑动,并且滑块中的油能够长久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滑块的玻璃升降器,包括主臂、副臂、定导轨、动导轨、齿板、底板座轴、滑块,所述主臂一端固定有可由电机驱动的齿板,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导轨中,所述副臂一端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导轨中,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与所述动导轨平行的定导轨中,所述主臂和所述副臂之间通过轴销连接并且可绕连接的轴销旋转,在所述滑块内靠近其侧壁位置设置有存油槽,在所述存油槽上具有与所述滑块侧壁连通的通孔,一堵头堵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堵头一侧与一弹簧顶靠,在所述定导轨与动导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堵头配合的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呈圆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且所述凸起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凸起间隔均匀设置于定导轨和动导轨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需要经常对滑块加润滑油,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动导轨和定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一种具有自润滑滑块的玻璃升降器,包括主臂1、副臂2、定导轨3、动导轨4、齿板5、底板座轴7、滑块6,所述主臂1一端固定有可由电机驱动的齿板5,另一端通过所述滑块6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导轨4中,所述副臂2一端通过所述滑块6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导轨4中,另一端通过滑块6滑动设置在和动导轨4平行的定导轨3中,所述主臂1和所述副臂2之间通过轴销连接并且主臂和副臂可绕连接的轴销旋转。
在所述滑块6内靠近其侧壁位置设置有若干存油槽60,在存油槽60上具有与所述滑块6侧壁连通的通孔64,一堵头61堵设于所述通孔64中,堵头一侧于一弹簧62顶靠,在所述定导轨与动导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堵头61配合的凸起63。所述凸起63呈圆弧形且所述凸起63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设置于定导轨和动导轨的侧壁上,当所述滑块6滑到所述凸起63位置时,凸起63顶靠滑块6上设置的堵头61,使得堵头61后退,通孔64打开,此时油从通孔64中渗出,对滑块进行润滑,在升降器不使用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堵头61始终堵设在存油槽60的通孔中,因此此时油不会泄漏,这样保证了存油槽中的油不需要经常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世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世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2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管材
- 下一篇:一种宽通道门禁翼中翼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