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037.4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峰;倪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C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位于 轮辐 外侧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尤其涉及一种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由轮辋和轮辐组成,以轮辐边缘的外侧面跟轮辋的安装轮辐面的内侧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辐和轮辋组成一个整体。在中国专利号为2011203676179、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名称为“轮缘加强型无内胎车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车轮。该专利文件中的车轮包括焊接在一起的轮辋和轮辐,轮辋包括沿轴向从外向到内依次设置的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轮辐安装面、第二外侧锥面、槽底、内侧锥面、内侧胎圈座和内侧轮缘,轮辐焊接在轮辐安装面上,第二外侧锥面上设有气门孔,气门嘴安装在气门孔上位于轮辐的轴心内侧。该车轮由于气门位于轮辐的轴向内侧,因此充气时十分不便,胎圈座处容易变形而导致轮胎同胎圈座之间不能够密封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车轮胎圈座处的强度和充气时的方便性,设计出了气门嘴位于轮辐轴向外侧的带凸峰的车轮。在国际申请号为PCT/EP00/08681、国际公布日为200年4月26日、名称为“VEHICLE WHEEL FOR GOODS VEHICLES(商用车车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气门嘴位于轮辐外侧的带凸峰的车轮。该专利文件中的车轮包括轮辋和焊接在轮辋上的轮辐,轮辋包括沿轴向从外向到内依次设置的外侧轮缘、外侧胎圈座、外侧凸峰、第一外侧锥面、槽底、内侧锥面、内侧胎圈座和内侧轮缘,轮辐焊接在槽底上,气门孔设置在第一外侧锥面上,气门嘴安装在气门孔上使位于轮辐的轴向外侧,从而提高充气时的方便性,同时在外胎圈座和第一外侧锥面之间设置外侧凸峰来提高外侧胎圈座处的强度。
以上专利虽然通过将气门孔设置在轮辋上位于轮辐轴向外侧的部位而实现提高充气时的方便性,但是存在以下不足:因为由于轮辐是连接在轮辋的位于轮辋中心面外侧的部分上的,轮辐对外侧胎圈座的支撑加强作用要显著高于对内侧胎圈座的支撑加强作用,故在按照现有的将轮辋设计为以中心面轴向对称且轮辋壁厚一致的情况下,外侧胎圈座产生变形的可能性要明显低于内侧胎圈座,将凸峰设计在轮辋外侧时对轮辋起不到有效的加强作用,对材料没有做到合理的分配;槽底的宽度过宽,槽底远离轮辐的一端容易产生变形,且该变形会传递给内侧胎圈座,而导致外侧胎圈座同外胎之间的配合产生不良,从而造成车轮损坏漏气甚至轮胎脱落抛胎,导致行车安全事故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将凸峰设置在轮辋的位于轮辋中心面内侧部位上的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解决了现有的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材料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将槽底向内侧偏置且轮辐不连接在槽底上的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解决了现有的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将槽底以轮辋中心面基本对称设置且轮辐连接在槽底上而导致的槽底易变形而导致漏气甚至轮胎脱落抛胎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气门孔位于轮辐外侧的车轮,包括轮辋和焊接在轮辋上的轮辐,轮辐位于轮辋中心面的外侧,所述轮辋设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外侧胎圈座、第一外侧锥面、槽底、内侧锥面和内侧胎圈座,所述第一外锥面上设有气门孔,所述轮辐和轮辋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外锥面的内侧,所述内侧锥面和内侧胎圈座的连接处设有内侧凸峰,所述第一外侧锥面和外侧胎圈座之间直接连接在一起且为圆弧过渡。通过在内侧锥面和内侧胎圈座之间设置内侧凸峰,而在外侧胎圈座和第一外侧锥面之间省去凸峰,即将凸峰设置在轮辋中心面外侧的形式改为设置在轮辋中心面内侧的结构形式,内侧凸峰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轮辋的位于轮辋中心面内侧部分的强度,而轮辐由于支撑在轮辋位于轮辋中心面外侧的部分上、对轮辋外侧的加强作用大,在材料用量同现有的车轮材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轮辋的整体强度,布局更加之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凸峰的外表面向外凸起,所述内侧凸峰的内表面向外凹陷。能节省材料和降低车轮的自重。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凸峰通过弯折的方式制作而成。可以通过模具进行滚压的方式进行弯折或夹持扭曲的方式进行弯折。制作凸峰时不会产生废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侧锥面和槽底之间还设有沿轮辋轴向依次分布的轮辐安装面和第二外侧锥面,所述第二外侧锥面位于轮辋中心面的外侧,所述轮辐安装面的外半径大于所述槽底的外半径,所述轮辐焊接在所述轮辋安装面上,所述槽底位于轮辋中心面内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槽底位于轮辋中心面外侧部分的宽度。能够提高轮辋的强度。槽底处不容易产生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臂后支架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教学板拼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