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274.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6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明;王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三灵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1/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膨胀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加工装置,尤其涉及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是越来越广泛。相应的,汽车配件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例如用于汽车空调的铜质汽车膨胀阀的需求量就是以一个惊人的数量级在递增。这样的背景是给生产企业一个非常良好的机遇,迫使企业提高生产的效率。膨胀阀大致由阀体、感温包、平衡管三部分组成。其节流降压的作用,在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前要将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现有技术中对于汽车膨胀阀通常采用的是先将各个部分单独生产,然后通过焊接装置将这些部分焊接在一起。如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020195562.3的实用新型专利《汽车膨胀阀的多工位焊接装置》中就提供了一种汽车膨胀阀的多工位焊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准备工位、预热工位、高频加热工位、水冷工位、清洗工位、水洗工位、工作台、挡板和工作转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高频加热焊接且焊接面为平面的零件的焊接。启动机器开关,将膨胀阀和焊料放在准备工位上,红外感应器感应到预热工位上有膨胀阀时,则火焰加热管下降,对膨胀阀和焊料进行预热,到达设定的加热时间后,工位转盘转动,依次进行高频加热、水冷、清洗和水洗工序后,即可将膨胀阀取下。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焊接装置六道工序为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方法简单,不要求操作人员具有高的技术水平,适用于多种类型汽车膨胀阀的焊接。
这样的结构虽然提高了焊接的工艺,但是如果能一次成型的完成汽车膨胀阀,就根本不需要焊接工艺了。我们现在就需要设计一种一次性成型的加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将原件安装上工位后自动能切削加工成型出铜制汽车膨胀阀,能够连续作业,生产效率高。
为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中央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夹具,转盘四周设有8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1个人工上下料口,以及7个加工工位,所述台体上还设有电器控制箱,电器控制箱电连接于转盘及加工工位,电器控制箱上设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加工工位自人工上下料口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车外圈成型工位,粗车内孔成型工位,精车内孔成型工位,以及连续4个钻小孔工位。通过这样的结构,前3个工位通过成型刀对汽车膨胀阀外形进行加工,然后通过钻铰刀头进行钻孔。
优选的,所述加工工位之间间距相同。这样的结构,便于控制每个工位的加工时间。
优选的,所述钻小孔工位上采用钻铰刀头,所述钻铰刀头包括扁平的刀身以及刀身末端的钻头。扁平的刀身排屑性能好,不会由于碎屑和小孔内壁摩擦影响加工精度。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在液压缸上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T型槽,T型槽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副爪。这样的结构便于将工件固定在转盘上进行加工。在不同的工位上通过夹具的位置变换将所加工的工件调整到准确的加工位置,确保加工精度。
优选的,所述人工上下料口设有带刮板的排屑机。这样的结构在同一个工位上实现装入工件,卸下成品的工作,同时通过带刮板的排屑机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提高了整个加工环境的清洁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精度。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只要在电器控制箱上设置好加工工艺,操作人员在人工上下料口位置将元件安装到夹具上。转盘带动夹具依次走过7个加工工位进行加工,最后回到人工上下料口位置,取下加工完毕的成品,放入下一个待加工元件。这个流程有条不紊,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铜质汽车膨胀阀加工台,包括台体1,所述台体1中央设有转盘2,所述转盘2上设有夹具3,转盘2四周设有8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1个人工上下料口4,以及7个加工工位,所述台体1上还设有电器控制箱5,电器控制箱5电连接于转盘2及加工工位,电器控制箱5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加工工位自人工上下料口4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车外圈成型工位6,粗车内孔成型工位7,精车内孔成型工位8,以及连续4个钻小孔工位9。所述加工工位之间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三灵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三灵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多体位X射线设备
- 下一篇:GE机车转向架翻转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