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441.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生;倪振华;林亦雷;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G08C17/02;G08C19/0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智能 用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电量采集传输入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多网融合技术是指电力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网络整合成为统一的多功能网络。其中,电力网络覆盖范围最广,遍布全国各地,拥有四通八达的管线,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它给多网融合技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近年来,先进的智能电网迅速发展。它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并集成了现代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新型电力网络。未来,智能电网的普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实现智能化的信息传输,智能电网采用了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力光纤复合电缆在实现电力信息交互的同时,还有承担其它信息通信任务的巨大潜力。因此,基于智能电网的多网融合技术有望成为主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实现电力营销用电远程集抄数据的小时化采集传输入户技术,展示小时用电量、日用电量、周用电量、月用电量、峰谷用电量等智能用电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其特点是,该系统包含:
智能电能表,用于计量用电数量;
采集终端,其与智能电能表通信连接,集中采集智能电能表的电量信息,并向上发送;
集中器,其与采集终端或智能电能表通信连接,集中器与智能电能表双向通讯,向智能电能表发送指令,设置、抄读、保存智能电能表的相关参数,将智能电能表的数据进行一次集中后,通过上行信道将数据向上发送;
系统主站,其与集中器或采集终端远程通信连接,与集中器或者采集终端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并定时或实时抄收智能电能表的电量数据;
上述的集中器或采集终端通过电力光纤到户网络远程通信连接系统主站。
上述的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之间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或RS485总线通信。
上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包含窄带和宽带;在同一区域中,不能同时应用宽带和窄带两种载波进行通信。
上述的集中器下可连接并采集若干采集终端所采集智能电能表的电量数据。
上述的集中器或采集终端与所述系统主站之间的远程通信包含以下方式:光纤通信、移动GPRS/GSM 通信、公用电话网通信、有线电视网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
上述的系统主站、集中器和/或采集终端还通过电力光纤到户网络连接至家庭网关,并可通过家庭网关连接至家庭中的网络设备。
上述的家庭网关通过网路连接至机顶盒,该机顶盒连接通用的电视机和遥控器;人员通过遥控器输入用电查询指令,由电力光纤到户网络发送至系统主站,系统主站反馈对应信息至电视机显示。
本实用新型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和现有技术的电量采集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光纤到户网络作为电能采集的通信手段,并通过电力光纤到户网络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网络整合,成为统一的多功能网络,有利于大幅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信息服务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多网融合也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网融合实现用电远程集抄数据的小时化采集传输入户技术,展示小时用电量、日用电量、周用电量、月用电量、峰谷用电量等智能用电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电力光纤到户多网融合系统的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该系统包含:智能电能表、与智能电能表通信连接的采集终端、与所述采集终端或智能电能表通信连接集中器、以及与所述集中器或采集终端远程通信连接的系统主站,其中集中器或采集终端通过电力光纤到户网络远程通信连接系统主站。该远程集抄智能用电系统是一种把多个单元信息准确传送到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基站的综合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