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司标与气囊盖板的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829.1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健;王琴;张晓波;董旭斌;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5 | 分类号: | B60R21/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盖板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囊盖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司标与气囊盖板的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主驾驶员安全气囊都有独立司标,司标的材料也多种多样,而其中以塑料司标居多,塑料司标与气囊盖板的连接以焊接为主。
根据主机厂对司标不同的外观及颜色要求,往往司标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塑料。
这就导致相同的焊接工艺对不同的塑料进行焊接时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从而使产品失效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开发成本、延长了开发周期。
又由于目前司标普遍采用的焊接结构如图1所示,在气囊盖板20的插孔201周围没有筋结构。焊接时仅熔化司标的焊脚材料,其形成的焊点形状如图2所示的结构,焊点与焊脚之间普遍存在着如图2虚线圈102中所示的间隙,应力会在此处集中,这使得焊点强度降低,大大增加了实验失效的风险。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既能解决焊点与焊脚之间的间隙问题,又适用于目前普遍所使用的材料和焊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气囊盖板的插孔周边增加焊接用的凸筋,来增加焊接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司标与气囊盖板的焊接结构,包括司标、气囊盖板,所述的司标的背面设有若干焊脚,在气囊盖板上设有若干插孔,其特征在于:位于气囊盖板的背面的每个插孔周围分别设有一圈凸筋,一圈凸筋中间所围成的孔与插孔贯通,司标上的若干焊脚与气囊盖板上的若干孔插的位置一一对应,司标上的焊脚穿过气囊盖板上相应的插孔直至嵌入凸筋的孔中,焊脚与凸筋焊接成一体。
所述的插孔的形状随形于焊脚最宽处的外轮廓形状。
所述的凸筋与气囊盖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焊脚与司标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若干焊脚中的一部分焊脚均布于司标的背面的外圈形成环形,若干焊脚中的另一部分焊脚不规则分布于环形内的司标的背面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气囊盖板本身材料相对于司标材料种类较为单一,材料韧性相对较好的特点,焊接时将司标的焊脚与气囊盖板上的相应的凸筋一起熔化、混和,最终两种材料凝固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焊点,对焊点起到了加强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又由于有气囊盖板材料的填充,能很好的弥补焊点与焊脚之间的间隙,减小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气囊在点爆打开的过程中,气囊盖板焊点断裂,司标飞出,造成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的司标与气囊盖板的装配爆炸图。
图2为原有的司标与气囊盖板的焊接结构的局部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司标与气囊盖板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司标与气囊盖板焊接前,焊脚与凸筋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司标与气囊盖板焊接后,形成的焊点形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3,司标10的背面设有若干焊脚101,气囊盖板20上设有与焊脚101位置一一对应的插孔201,位于气囊盖板20背面的插孔201的边缘四周设有一圈凸筋202,凸筋202中间所围成的孔与插孔201贯通。其中,所述插孔201的形状随形于焊脚101最宽处的外轮廓形状。
所述的凸筋202与气囊盖板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焊脚101与司标10也为一体式结构,这样更能保证强度。
所述的若干焊脚中的一部分焊脚可均布于司标10的背面的外圈形成环形,若干焊脚中的另一部分焊脚不规则分布于环形内的司标的背面上。
司标的焊脚101穿过气囊盖板20上相应的插孔201直至嵌入凸筋202中间的孔后,如图4所示,将焊脚与凸筋进行焊接,形成如图5所示结构的焊点,气囊盖板20上的凸筋202与司标的焊脚101一起熔化,有效地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司标的焊脚插入气囊盖板20上的凸筋202的孔后,在焊接时也可采用另一种焊接方案:可以先增大气囊盖板20上凸筋202的尺寸,然后先对司标的焊脚101进行焊接形成一次焊点,然后再对上述凸筋202进行二次焊接形成二次焊点,使二次焊点完全包覆住一次焊点,充分利用气囊盖板材料种类相对单一、韧性好的优点,而完全规避了司标材料种类多样性带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紧力可调的雨刮器
- 下一篇:带雾灯支撑结构的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