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529.7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胜;刘丹;王国辉;于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2 | 分类号: | 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量热仪用 样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量热仪的辅件,尤其涉及一种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
背景技术
锥形量热仪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发的用于材料燃烧性能的小尺度(bench-scale)火灾试验装置。锥形量热仪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与完善,已能测试材料多方面的火灾燃烧性能。锥形量热仪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锥形加热器模拟火灾中的热流强度,使材料在准火灾条件下燃烧,能同时测试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燃烧气体的产率等各项燃烧性能参数。由于锥形量热仪试验数据与真实火灾中材料的燃烧行为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而锥形量热仪试验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锥形量热仪在火灾科学、消防工程、材料阻燃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按GB/T16172-2007(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中要求,锥形量热仪在进行测试前需用热流计将辐射锥的辐射强度标定到某一固定辐射强度,如:50kW/m2;热流计放置在距辐射锥下表面25mm处;在测试时,通常将样品放置于位于承载台顶部的样品架上,并要求样品的表面平行于锥形加热器的下表面,且两者相距25mm。在对建筑、电子电气和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泡沫材料进行测试时,由于,这类材料在受热时会迅速收缩,虽然在用锥形量热仪测试中这类样品的厚度一般为20-50mm,但样品受热后,其厚度会从20-50mm迅速收缩,并缩至样品架的底部,导致材料实际受到的热辐照强度与标定的热辐照强度存在较大差距,获得的试验数据重复性差、可信度不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样品架,以保证在测试热塑性泡沫材料时,可以使样品位置在整个燃烧过程始终保持在辐射锥下表面25mm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可以解决现有锥形量热仪所用样品架无法在样品受热收缩时不能维持样品表面距辐射锥距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样品架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并且装配简便,使用者可以将样品框、样品架底座和弹性托架等部件组装在一起快速方便的形成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的整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予以实现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该样品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放置有一弹性托架,所述弹性托架由托盘和设置在所述托盘下方的多个弹簧构成,所述弹性托架的外围设有一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顶部设有内沿板,所述外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其中,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把手。位于所述外框架侧壁的底部设有顶丝,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由所述顶丝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样品架中设置有弹性托架,测试时,样品放置在弹性托架之上,样品在受热收缩时弹性托架能保证样品表面距辐射锥的距离保持不变。利用本实用新型样品架,可以消除样品受热收缩远离辐射锥导致样品受热辐射强度变小的影响,保证测试过程中样品受到的热辐射强度始终如一,测试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制作本样品架的成本低,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样品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样品架的立体图;
图4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样品架和现有技术样品架测试的HRR曲线图。
图中:
1—外框架 2—把手 3—底座
4—压力弹簧 5—顶丝 6—托盘
7—内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量热仪用样品架,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一侧设有把手2,所述底座3上放置有一弹性托架,所述弹性托架由托盘6和设置在所述托盘6下方的多个弹簧4构成,为了保证托盘5的平稳,弹簧4的个数最好是三个以上,图2中示出了具有四个弹簧的结构;所述弹性托架的外围设有一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设有内沿板7,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位于所述外框架1侧壁的底部设有顶丝5,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底座3之间由所述顶丝5固定。
为了保证在测试过程中,样品表面与辐射锥的距离保持不变,以外框架内沿板底面的高度位置来控制样品表面的高度位置,因此,测试过程中,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样品表面始终与外框架内沿板底面接触,从而保证了变形前后样品表面的高度位置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PAD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检测血清样本中西尼罗抗体的蛋白悬浮芯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