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817.2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南亚芹;吴寿军;李惊涛;董文涛;肖前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D01D7/00;D01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伸 长丝 卷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全牵伸长丝(FDY)牵伸卷绕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全牵伸长丝生产企业中得到长期广泛的应用。所述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装置包括:横向立式机架、横置于机架前面上部的牵伸装置和纵置于机架前面下部的卷绕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包括横向立置于机架上部的安装面板,安装面板上沿着丝束循行的方向依次分散地分布有预处理部件(通常包括上油部件、剪吸丝部件和预网络部件)、牵伸部件(通常包括至少两组纺丝热辊组,各纺丝热辊组相对于安装面板呈阶梯形设置),预处理部件的进丝口长度方向和出丝口长度方向(进丝口通常朝上,出丝口通常朝下并分别平行于安装面板)分别与牵伸部件(即其中的纺丝热辊组)的轴线方向交叉垂直,预处理部件和牵伸部件之间设有用于扭转丝束的导丝部件,牵伸部件与卷绕装置之间设有主网络器,卷绕装置中的卷绕头进丝口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安装面板。此种结构的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是长丝设备制造商的惯用设计,且经长丝生产商的长期使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该结构形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各纺丝热辊组相对于安装面板呈阶梯形设置,且纺丝热辊组中两个辊的轴线交叉形成分丝角,纺丝生头时需要将丝束在纺丝热辊组上缠绕多圈,丝束相对于纺丝热辊组中热辊的轴线呈螺旋状,所以,丝束从到达每一对纺丝热辊组至离开每一对纺丝热辊组的过程中,其边部的丝和中部的丝受到的牵伸始终存在着差异,且处于反复的变化中。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存在的第一个缺陷为:牵伸部件占用空间大,生头复杂烦琐,同一个纺丝位纺出的多根长丝,其物理指标有一定的差异,影响了长丝的品质和质量。又由于预处理部件进丝口的长度方向和出丝口的长度方向分别与牵伸部件的轴线交叉垂直,从预处理部件出来的丝束须扭转90°以后进入牵伸部件,所以预处理部件与置于其下方的牵伸部件(即其中的第一纺丝热辊组)必须相隔足够的距离,才能满足纺丝的工艺要求,为此,还需在剪吸丝部件和牵伸部件之间增设用于扭转丝束的导丝部件。尽管如此,也很难保证进入牵伸部件的丝束中每根丝能够受到相同作用的全牵伸,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装置存在的第二个缺陷为:同一个纺丝位纺出的多根长丝,其物理指标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地影响了长丝的品质和质量,而且,还需增设用于扭转丝束的导丝部件,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又由于预处理部件与置于其下方的牵伸部件相隔足够的距离,使得设置在安装面板上的各个部件只能分散地分布在安装面板上,大大增加了牵伸装置的高度,使设备的总高度最矮也远远超过操作人员的身高,以致一个操作人员无法进行纺丝的生头操作,必须由一个处于低处的操作人员和一个处于高处的操作人员协同操作来完成纺丝的生头操作,为此,必须在牵伸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增设用于操作人员站立的操作钢平台,同时进一步增加牵伸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的距离,以满足纺丝工艺要求和方便两个操作人员协同操作,这样又进一步地增加了设备的总高度,其总高度为4.4~4.8米。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存在的第三个缺陷为:设备过高,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设备的安装成本、厂房的基建成本和纺丝的用工成本,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纺丝的生头时间长,影响长丝产量的提高,产生大量的生头废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该系统的牵伸部件占用空间小,生头简单快捷,同一个纺丝位纺出的多根长丝,其物理指标差异明显减小,长丝的品质和质量明显地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全牵伸长丝牵伸卷绕系统,包括:对丝束进行加热、牵伸和定型的加热牵伸部件,所述加热牵伸部件有至少一个对丝束加热的低温热辊和至少一个对丝束牵伸定型的高温热辊;所述低温热辊和所述高温热辊按照丝束行进的方向依次分布于同一平面内,其轴线垂直于该平面;所述丝束以内公切线的方式依次包绕在所述低温热辊和所述高温热辊上;在丝束的路径上,相邻的两个热辊,其转向相反。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丝束以内公切线的方式依次包绕在低温热辊和高温热辊上的技术手段,所以,纺丝生头的操作简单快捷。又由于采用了低温热辊和高温热辊按照丝束行进的方向依次分布于同一平面内的技术手段,所以,牵伸部件占用的空间大大减小,为下面的进一步改进创造了第一个有利的条件。包绕在热辊上的丝束的行进方向与热辊的轴线相互垂直,丝束中每一根丝受到的牵伸均匀一致,由此可见,同一个纺丝位纺出的多根长丝,其物理指标差异明显减小,长丝的品质和质量明显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圆织机的钢片综
- 下一篇:简易一机两用的长丝牵伸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