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密封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114.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伟林 |
主分类号: | F16L55/128 | 分类号: | F16L55/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密封装置,具体是一种密封塞。
在铺设下水管、上水管、排水管或电缆管道等各种管道时,通常需要对管道采取临时的封堵措施进行密封隔离,以防止雨水、泥沙、小动物或各种杂质进入管道内部造成管道堵塞或损坏;但是现有的管道封堵一般使用木块、铁板或砖块水泥等作为主要材料,不仅使用非常不便,而且密封性能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管道密封塞,该管道密封塞应具有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管道密封塞,其特征在于:该管道密封塞包括上端面垂直制有一中心杆的托盘、通过滑动孔可滑动地定位在中心杆上的压盘、设置于托盘与压盘之间并且圆周面为鼓形的弹性密封圈、与中心杆进行螺纹配合并通过顶压压盘迫使弹性密封圈产生形变的锁紧螺母。
所述弹性密封圈的轴向投影为圆环形,并且该弹性密封圈的圆周面呈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形。
所述托盘和压盘的圆周边沿分别制有与弹性密封圈的两侧端面边缘相嵌合的企口。
所述锁紧螺母上制有用于施力的拉环。
所述滑动孔位于托盘的中央部位。
所述托盘和压盘的端面上制有放射状布置的加强筋。
所述弹性密封圈为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密封性能好;在管道内使用时,弹性密封圈的上下两个端面受到压盘和托盘的夹压而发生形变,迫使弹性密封圈的圆周面沿外径方向鼓出并紧紧贴住管道内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1、密封性能好;在管道内使用时,弹性密封圈的上下两个端面受到压盘和托盘的夹压而发生形变,迫使弹性密封圈的圆周面沿外径方向鼓出并紧紧贴住管道内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2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管道内部,其外径要小于管道的内径,体积较小并且便于携带,同时拧紧锁紧螺母就能将本实用新型定位在管道中,而反向旋转锁紧螺母也能方便地取出本实用新型,并且还可重复使用;
3、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由四个部件组合而成,不仅结构较为简单,可方便地拆卸或组装,而且制造成本也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紧螺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性密封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管道密封塞,主要包括托盘4、弹性密封圈3、压盘2和锁紧螺母1;中心杆5垂直制于托盘的上端面并且中心杆的顶端制有螺纹5‑1;压盘的中央部位制有贯通两侧端面的滑动孔2‑1,压盘通过滑动孔定位在中心杆上并且压盘可沿中心杆竖直滑动;托盘的上端面以及压盘的下端面制有呈放射状布置以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加强筋7;锁紧螺母设置在压盘的上方并且锁紧螺母定位在中心杆的顶端(锁紧螺母与中心杆进行螺纹配合,锁紧螺母的内螺纹1‑1与中心杆的螺纹啮合),同时锁紧螺母上制有用于施力的拉环6。
弹性密封圈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由弹性材料(一般为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其设置在托盘与压盘之间并且通过产生弹性形变来密封管道;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密封圈的轴向投影为圆环形(径向厚度根据需要确定);弹性密封圈的圆周面向外径方向鼓出(突出后形成鼓形),即弹性密封圈中间部位的外径大于两侧端面部位的外径,该形状有利于保证弹性密封圈的两端面被顶压时其圆周面会沿外径方向突出(若不制成该形状,弹性密封圈在受到顶压时圆周面有可能会向内凹陷并导致无法对管道进行密封);如图2和图4所示,托盘和压盘上的圆周边沿均制有与弹性密封圈两端面的边缘相嵌合的企口;其中托盘的圆周边沿制有上企口4‑1,压盘的圆周边沿制有下企口2‑2,弹性密封圈两侧端面的边缘分别与上企口和下企口嵌合,使用时可分别支撑弹性密封圈的两端面以防止其形变时向内收缩。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管道内,通过拉环旋转锁紧螺母从而推动压盘沿中心杆的轴线移动,压盘和托盘分别从两端顶压弹性密封圈并使其发生形变,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弹性密封圈往外径向方向膨胀,圆周面显著增大,最终弹性密封圈的圆周面紧紧贴在管道内壁上将管道完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伟林,未经何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