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带载波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736.4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沙舟;王福广;凌志强;胡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华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载波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体,利用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变成高频信号,通过电力线实现远距离传输。它具有传输距离远、通道可靠性高、安全保密性好、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点,早已成为电力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它主要用于电网调度通信、复用远动、高频保护和远方跳闸信号等。
我国研究PLC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自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公司和企业纷纷斥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自行研发;在很短的时期内,纷纷出台各具特色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其中,有些地区推广PLC集中抄表管理系统的步子跨的过大,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电网与国外电网的不同之处,生搬硬套国外的成功案例,结果整个在线系统因厂家无力承受大量的售后技术服务而崩溃;国内电网不规范性、复杂性、时变性的特点无法使用一个现有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因此,无法使用一种通用的技术来解决国内电网的所有问题。
目前,我国在线挂网运行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真正达到正常运营管理需求的系统基本不存在,造成这种现实情况的原因,一是因为在线PLC产品基本为窄带PLC通信技术的典型应用,由于通信速率低下,无法实现信道路径随电网变化动态适应,也是通信有效性和实时性受到制约;二是窄带PLC技术由于速率低,无法实现数据双向并发处理,网络节点无法实时监测维护,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降低乃至最终达到免除大量的售后服务工作量并且满足智能电网远程数据采集及运营管理需求的宽带载波通信模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信号耦合电路模块、电源模块、串行接口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信号解调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外部电源连接电源模块和信号耦合电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串行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调制模块与信号耦合电路模块单向连接,信号耦合电路模块通过信号解调模块与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模块为宽带协议处理模块,宽带协议处理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调制模块和信号解调模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部电源为交流220V电源或者380V电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宽带协议处理模块,宽带协议处理模块的高带宽、并发的特性决定了本实用新型可与多个单/三相模块进行快速的双向全双工通讯。为了发挥宽带协议处理模块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对应的软件具有并行的数据收发处理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HomePlugAV网络通信技术,网络节点实时动态网络维护,可以实现智能电网中的实时费控和实时断电和通电,以及实时监控电信息和电能质量,并可与国网云端服务器实时通信,做到全国电能统一、实时管理。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宽带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信号耦合电路模块、电源模块、串行接口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信号解调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外部电源连接电源模块和信号耦合电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串行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调制模块与信号耦合电路模块单向连接,信号耦合电路模块通过信号解调模块与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宽带协议处理模块,宽带协议处理模块电连接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调制模块和信号解调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宽带协议处理模块一般采用的是宽带PLC模块,利用PLC的特点实现宽带载波通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部电源为220V电源或者380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华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华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