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内齿圈的推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068.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斌;柳玉龙;宋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里华齿轮厂 |
主分类号: | B23F5/28 | 分类号: | B23F5/28;B23F2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16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内齿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的推削设备。
背景技术
安装在重型汽车后桥轮边的内齿圈是一种承受重载荷的传动件,属于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内齿圈的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必须通过精密切削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加工内齿圈的方法较多,常用的加工工艺为插削工艺、拉削工艺以及推削工艺。插削工艺是金属切削工艺中生产效率较低的一种,正常情况下加工一只Φ200mm左右的内齿圈需耗时60~70分钟,此生产效率显然不符合大批量生产要求。拉削工艺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的一种精密切削工艺,单刃切削量很小,该工艺将切削量化整为零,经顺序分层成形切削获得成品。齿轮的模数与齿高成正比,大模数齿切削量大,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刃口来分摊切削量,刃口多势必增加拉刀轴向尺寸。例如,拉削Φ200mm口径且模数为4mm的内齿圈,需3m左右长的拉刀才能合理分摊切削量,而3m长的拉刀制造很困难,何况3m长的轴径比大,拉刀本身刚性较差,强度也很低,超细长的拉刀根本不能用于生产,所以拉削工艺不宜制作大口径、大模数的内齿圈,仅适合拉削小规格、小模数的内齿圈。
推削工艺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好、制造成本低的内齿圈齿部成形工艺。中国发明专利CN102069237B公开了一种内齿圈齿部成形推削工艺,其工艺顺序如下:(1)首先将平置的内齿圈坯料定位安装在工作台上;(2)将设定的推刀顺序垂直安装到压头上,推刀与内齿圈坯料同轴线,小端位于底端,大端位于上端;(3)推削时,压头作用于推刀上端的推力方向同推刀运动方向一致,推刀下行速度为8~10mm/s,推刀上行速度为14~18mm/s,推刀每层刃口切削量为0.08~0.12mm;(3.1)用1号推刀在冷却条件下完成齿部定位推削加工;(3.2)换装2号推刀在冷却条件下完成齿部粗成形推削加工;(3.3)按顺序换装3号推刀在冷却条件下完成齿部精成形推削加工。利用本发明的推削工艺推削内齿圈时,作用力在推刀的大端,刀体受压,因金属材料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故推刀比拉刀结构强度高,有利于提高切削效率。
为配合上述发明公开的内齿圈齿部成形推削工艺,需设计一套与之相配的用于加工内齿圈的推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的推削设备,提高切削效率和切削精度,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内齿圈的推削设备,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固定台、上活动压台、推刀、固定工作台、下活动顶座和下基座,内齿圈设于所述固定工作台上;
所述上固定台、固定工作台和下基座通过4根立柱相连,所述上活动压台和下活动顶座均与4根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推刀可分离式连接于所述上活动压台的下方,所述下活动顶座的上端固设有接刀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刀的下端设有刀具定心锥面,所述接刀座的上端设有内凹的、与所述刀具定心锥面配合的刀座定心锥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工作台的上端固连有支撑所述内齿圈的工作台座,所述固定工作台上开设有供所述推刀往复运动的轴孔,所述工作台座的下端与设于该轴孔内的毛刷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活动压台与推刀之间设有上压头,该上压头的上端与所述上活动压台固连、下端与所述推刀的上压柄可分离式连接,所述上压头上开设有容置所述上压柄的内孔和两相互平行的方孔,每一所述方孔与所述内孔垂直相交,所述上压柄上设有与所述方孔键连接的环形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活动压台的上端与上油缸驱动连接,所述下活动顶座的下端与下油缸驱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刀座的上方依次固接有底座接头和定位齿模,所述定位齿模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3个滚针孔,所述滚针孔内设有滚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利用本实用新型推削内齿圈的齿部时,作用力在推刀的大端,刀体受压,因金属材料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故推刀比拉刀结构强度高,提高切削效率和切削精度,降低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推刀轴向尺寸小于拉刀的轴向尺寸,制作容易,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推削行程短,设备整体的轴向尺寸小,便于组装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推刀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接刀座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毛刷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上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里华齿轮厂,未经泰州市里华齿轮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价比荧光灯电子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