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616.6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严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连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64;A47C1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8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折叠躺床。
躺床是人们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家具,其能满足人半躺半坐的休闲习惯,使得人们能更好的缓解疲劳,得到更好的休息。躺床不仅应用于室内或庭院中,而且广泛应用于海滨沙滩、浴场等休闲场所,深受人们喜爱。现有技术的躺床一般都具有折叠功能,当人们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其折叠收起,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空间,且折叠后的躺床又便于携带,使用非常方便。现有技术的折叠躺床其结构一般包括床身和床面,所述的床身包括坐部和靠背部,所述坐部的底部连接有可折叠的前支撑杆,所述靠背部上连接有可折叠的后支撑杆,所述床身上还设有扶手。该结构的折叠躺床结构比较复杂,且在折叠后仍占用较多的空间,包装和运输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且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的折叠躺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折叠躺床:它包括床身和床面,所述的床身包括坐架和靠背架,所述坐架的内端与靠背架的内端铰接,坐架的外端设有向下弯曲且与地面接触的前支脚;所述靠背架的两外侧壁上铰接有扶手管,所述扶手管的下端设置为与地面接触的后支脚,所述靠背架上连接一扶手管转动限位的背挡管,所述背挡管的两伸出端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件,且两个支撑件的外侧壁均与扶手管的外侧壁贴合。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折叠躺床在展开时,扶手管转动打开,同时扶手管带动两个支撑件转动,当扶手管转动到位后,两个支撑件压在扶手管上,这样床身上的压力可以通过两个支撑件均布于扶手管外的曲面上,这样避免了扶手管因压力过大而变形,同时也提高了该折叠躺床的承重能力;折叠时,先将扶手管转动折叠,同时两个支撑件随扶手管转动回位,再将坐架与靠背架折叠在一起,操作非常方便,其结构简单且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存放或携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坐架的内端与靠背架的内端之间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坐架的内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侧与靠背架的内端铰接,且连接件的底部连接一中间支撑管。该中间支撑管进一步提高了折叠躺床的承重能力及结构上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扶手管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凹面。在扶手管打开后,支撑件的外侧壁上的弧形凹面与扶手管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使床身的压力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扶手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支撑件均通过抽芯铆钉与背挡管的两伸出端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床身,2、坐架,3、靠背架,4、扶手管,5、前支脚,6、后支脚,7、背挡管,8、支撑件,9、弧形凹面,10、抽芯铆钉,11、连接件,12、中间支撑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折叠躺床,它包括床身1和床面,所述的床身1包括坐架2和靠背架3,所述坐架2的内端与靠背架3的内端铰接,坐架2的外端设有向下弯曲且与地面接触的前支脚5;所述靠背架3的两外侧壁上铰接有扶手管4,所述扶手管4的下端设置为与地面接触的后支脚6,所述靠背架3上连接一扶手管4转动限位的背挡管7,所述背挡管7的两伸出端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件8,且两个支撑件8的外侧壁均与扶手管4的外侧壁贴合。
所述坐架2的内端与靠背架3的内端之间设有一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一侧与坐架2的内端铰接,连接件11的另一侧与靠背架3的内端铰接,且连接件11的底部连接一中间支撑管12。
所述支撑件8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扶手管4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凹面9。
所述的两个支撑件8均通过抽芯铆钉10与背挡管7的两伸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连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海连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