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788.3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梁耸;王德昌;郭朝晖;延汝萍;张屹;马忠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外墙 沉降 后浇带 提前 封闭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墙后浇带基层构造,特别是一种地下室现浇混凝土外墙后浇带在浇筑前需要进行预封闭再适时浇筑的后浇带基层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均适用的减少混凝土结构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案一般是采用防裂措施,具体到我国常用的施工方案即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是混凝土结构全部临时断开进而形成的临时施工缝,为克服温度收缩、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因素而设置。与通常设置的永久性的伸缩缝、沉降缝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结构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后浇带的间距一般不大于30米,浇筑后浇带的间隔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对处于地下部分的结构沉降后浇带来说,通常需要在建筑物整体结构浇筑完毕后才能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大大影响工程的后续工作,如影响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及肥槽回填土的施工等。
一般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应先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再进行防水层施工,但为了不影响肥槽回填土的施工,需要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浇筑前完成防水层施工,即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浇筑前先施工防水层需要的基层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解决现有地下室混凝土外墙的结构沉降后浇带,需要在建筑物整体结构浇筑完毕后才能进行施工带来影响工程后续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包括后浇带空间,其两侧浇筑有混凝土外墙,后浇带空间的内部还穿有外墙的墙体分布筋,所述后浇带空间的迎水面居中紧贴设有密封带,密封带的宽度大于后浇带空间的宽度,所述密封带由若干迎水盖板沿墙体高度方向通过聚合物砂浆粘接而成,所述迎水盖板的两端紧贴两侧外墙迎水面通过聚合物砂浆填缝,所述迎水盖板的四角处开有固定孔,铁丝穿过固定孔以及盖板边缘缝隙与墙体分布筋绑扎固定。
所述迎水盖板可为现浇混凝土板。
所述迎水盖板的厚度可为50mm-100mm。
所述密封带两侧每侧与混凝土外墙的搭接长度至少为100mm。
所述固定孔可为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迎水面板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造价低廉方便制作,且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迎水面不需要单独支设模板,方便施工,提前工期。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地下结构沉降后浇带需要在建筑物整体结构浇筑完成后才可进行施工且影响工程后续工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构造采用边封闭边进行防水工程和肥槽回填工程的办法,使后浇带的存在不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凝土外墙、2-后浇带空间、3-迎水盖板、4-聚合物砂浆、5-墙体分布筋、6-铁丝、7-钢板止水带、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包括后浇带空间2,其两侧浇筑有混凝土外墙1,后浇带空间2的内部还穿有外墙的墙体分布筋5,所述后浇带空间2的迎水面居中紧贴设有密封带,密封带的宽度大于后浇带空间2的宽度W,所述密封带由若干迎水盖板3沿墙体高度方向通过聚合物砂浆4粘接而成,所述迎水盖板3的两端紧贴两侧外墙迎水面通过聚合物砂浆4填缝,所述迎水盖板3的四角处开有固定孔8,铁丝6穿过固定孔8以及盖板边缘缝隙与墙体分布筋5绑扎固定。
所述迎水盖板3为现浇混凝土板,所述迎水盖板3的厚度为50mm-100mm。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密封带两侧每侧与混凝土外墙的搭接长度a至少为100mm。所述固定孔8为圆孔。
本实施例中,迎水盖板3的尺寸可为1000×500×50mm(宽×高×厚),密封带的上下两块迎水盖板3之间可使用厚度为10mm聚合物砂浆4灰缝,迎水盖板3的两端与两侧外墙迎水面之间使用的聚合物砂浆4,其形状可为半径是50mm的圆弧角,固定孔8直径可为 10mm,孔与盖板上、下边距为100mm,孔与盖板侧边距可为300mm,使用12#的铁丝6穿过固定孔8与墙体分布筋5绑扎牢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