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铟钢水准尺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909.4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魏民;何红玲;卢继武;夏春;黎耀南;李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水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用水准尺的支撑架,具体涉及一种铟钢水准尺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作业时,铟钢水准尺必须竖立并长时间保持垂直稳定状态,以保证读数的精确。在铟钢水准尺的尺身上附有圆水准器装置,借以判断水准尺是否垂直。作业时扶尺者双手扶尺调节铟钢水准尺姿态,以使水准尺保持在垂直位置,由于扶尺人员自身控制平衡能力有限,会出现轻度晃动,无法保证水准尺固定保持垂直稳定状态,导致所测结果误差较大。
铟钢水准尺刻划很精密,精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是精密水准测量首选量具,价格几千,甚至上万元,如果测量人员依靠自身平衡能力扶持铟钢水准尺,导致所测结果跟使用几百元的塔尺一样,无法保证铟钢水准尺的垂直度和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铟钢水准尺支撑架,该装置能使铟钢水准尺始终处于垂直稳定状态,减小测量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铟钢水准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两个脚支撑和用于垂直固定铟钢水准尺的尺夹组件;两个脚支撑对称分布在基座的左右两侧,脚支撑的上端与基座的上端转动连接,基座的下部前侧与尺夹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脚支撑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脚支撑包括支撑外管、支撑内管、刹把组件、支撑杆脚和连接座;支撑内管的下部插在支撑外管的上部内,支撑外管上端部设有用于紧固支撑内管的刹把组件,支撑外管的下端设有支撑杆脚;支撑内管上端设有支撑管连接头,支撑管连接头与连接座的一端铰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刹把组件包括左外壳、右外壳、按压开关、压簧和压簧连接片;按压开关开口端均匀对称设有四个刹把条,刹车条从按压开关向尾端逐渐变厚,刹车条的最大厚度与支撑外管和支撑内管间的间隙相同;按压开关的内部通过压簧与压簧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外管的上端部开有与按压开关上四个刹把条相对应的孔,四个刹把条插在对应的孔内,压簧连接片与支撑外管相接触;左外壳和右外壳包裹在支撑外管的上端部(左外壳和右外壳相对应的固定连接),按压开关的开口端位于左外壳和右外壳内(压开关的开口端位于左外壳和右外壳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基座通过压块和锁紧扳手与脚支撑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上开有孔;基座上端的两边设有销轴孔,中间设有螺栓孔;压块下表面的两边均设有销轴,压块中心处开有孔;压块上的销轴穿过连接座上的孔插在基座上的两个销轴孔内;锁紧扳手的下端设有外螺纹,锁紧扳手的下端穿过压块中心的孔拧在基座上的螺栓孔内。
所述尺夹组件包括尺夹体、活动夹板、U型耳和弹簧;尺夹体为C型,尺夹体中部外侧与基座的下端固定连接,尺夹体的右壁端部向内侧弯折90°,尺夹体的左壁上设有两个孔(两个孔上下对称分布在左壁的中线上);U型耳的两端分别穿过尺夹体左壁上的两个孔,U型耳的两端均套上弹簧且固定在活动夹板的外侧(弹簧位于尺夹体与活动夹板之间);活动夹板位于尺夹体内,且与尺夹体的右壁相对应。
所述尺夹组件还包括开合扳手,开合扳手的一端为椭圆柱体(椭圆柱体与开合扳手的主题垂直);所述尺夹体左壁上U型耳的一侧设有扳手固定座,椭圆柱体的一端与扳手固定座转动连接,椭圆柱体的另一端插在U型耳与尺夹体构成的孔洞内(椭圆柱体位于孔洞的中间)。
所述基座为倒置F型。
所述压簧连接片为一个弧度片,内弧与支撑外管的外弧相同。
所述支撑内管上端设有丝扣,以便与支撑管连接头连接。
所述锁紧扳手分为上下两段,两段铰接,上端铰接处为球形,下段下端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与铟钢水准尺同时使用,能简单按压刹把组件,快速调整高度,尺夹组件也能快速夹紧铟钢水准尺或者塔尺,能使铟钢水准尺始终处于垂直稳定状态,减小测量误差。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撑开脚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拢脚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刹把组件的按压开关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