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贴片式大功率LED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8670.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全;彭胜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6290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贴片式 大功率 led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支架,尤其涉及涉及一种新型贴片式大功率LED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产品亮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贴片式(SMD)LED照明产品逐渐由小功率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小尺寸面板背光源以及室内照明等新应用领域逐渐扩展,贴片式大功率LED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比重逐渐加大,已成为LED照明主流产品,与之相配套的表面贴装式LED精密支架也由小功率向大功率方向发展。目前,大功率的表面贴装式LED精密支架数量少,存在较多缺陷,例如由于支架主体与导电引脚之间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尽管肉眼上看不出其粘接瑕疵,但在几十倍的放大镜下,其粘接界面上必定存有缝隙,这就决定了支架不能将湿气挡在体外,也就是说一定会有湿气渗入其内。此外,外露的导电引脚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使得导电引脚与支架主体连接位置的缝隙增大,使得其防潮性能进一步减弱。与此同时,现有贴片式大功率LED支架,其设计未摆脱小功率的设计理念,其出光性能及散热性能仍不能满足大功率LED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潮性能,出光及散热效果更好的新型贴片式大功率LED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贴片式大功率LED支架,它包括支架主体及连接于支架主体上向外延伸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其改进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上部设有一可容纳晶片的收纳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均包括一伸入至所述收纳腔底部的连接端及外露于支架主体的自由端,第一导电引脚与第二导电引脚的连接端之间设有隔离部,所述支架主体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有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自由端边缘包裹于所述对应的固定部内。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一防潮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下表面与所述隔离部连接位置设有第二防潮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部呈“凸”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的长为3.0mm,宽为3.0mm,高为0.8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厚度为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由于在支架主体的四个边角分别设有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自由端边缘包裹于所述对应的固定部内,如此,可保护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不易变形,避免由外力造成增大间隙等问题;其二、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位置设有第一防潮凹槽;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下表面与所述隔离部连接位置设有第二防潮凹槽,如此,可增加液体的流动难度,使得流体的所有能量基本损失在各沿程上,以此提高其防潮性能;其三、支架主体的长为3.0mm,宽为3.0mm,高为0.8mm,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的厚度为0.3mm,保证了良好的出光和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支架主体1;固定部101;收纳腔102;第一自由端21;第一连接端22;第一防潮凹槽221(321);第二防潮凹槽222(322);第二自由端31;第二连接端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8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
- 下一篇:一种LED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