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设备二次导线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148.6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崔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焕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37 | 分类号: | F16L3/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设备 二次 导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设备二次导线的固定装置,用于高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生产、制造、检修过程中,开关柜内二次回路中导线线束的固定,属于输配电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系统中,高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一次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着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二次控制回路中,除保证原理设计正确外,其二次导线的安装可靠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很多情况下,运行电压较低的二次导线会和一次设备,如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进行二次导线的联结,这时二次线束会和一次设备的带电体,例如母线、元件的裸露导电体等的距离较近或直接从上面跨过去,如一旦出现二次线束因固定不够牢固而直接碰到高压带电体上后,不仅会引起一次主要元件的及二次回路的烧毁,甚至会使整台设备的引弧烧毁,使设备的保护失效,并且高电压会窜入运行人员较易触及的柜架等处,引起很严重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故二次线束的固定也非常关键。
在成套开关设备中,二次线束的固定和捆扎一般是分开进行施工的,如先用捆扎带将线束捆扎结实后再用尼龙或钢制的线夹将其固定,这样在操作和使用上很不方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成套开关设备中,二次线束的固定和捆扎一般是分开进行施工的,如先用捆扎带将线束捆扎结实后再用尼龙或钢制的线夹将其固定,这样在操作和使用上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如找到一种能在二次线束的固定时将捆扎和固定全在一起的装置,不仅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会提高其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设备二次导线的固定装置,包括导线固定架3,所述导线固定架3与固定板6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线固定架3上设有捆扎带5,锁紧座4,所述捆扎带5上设有带齿501,所述锁紧座4内设有锁紧孔401,所述锁紧孔401内设有锁紧齿4011,所述锁紧齿4011与所述带齿501相对应卡合;所述捆绑带5、锁紧座4、导线固定架3将所述开关设备二次导线捆扎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带齿501与紧固齿4011各自包括相互对应的直面和斜面,其各自的直面相互啮合,形成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固定架3呈矩形,其四个角部通过紧固螺栓1与固定板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提供了对开关设备二次导线进行捆扎和固定合二为一的操作装置,先使用四个紧固螺栓1将导线固定架3固定在设备的固定板6上,完成了固定的步骤,再通过捆绑带5上设置的带齿501,将捆绑带5与锁紧座4进行锁紧固定,完成捆扎的步骤。从而一气呵成的完成了线束的捆扎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原理新颖、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适于批量生产;
2、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结构强度高,使开关设备的性能更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3、装配、检修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开关设备的制造成本。
4、使得开关设备二次导线的捆扎和固定一气呵成,大大简化了线束的捆扎和固定的方式,节约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线束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设备二次导线的固定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其中,1、紧固螺栓,2、线束,3、导线固定架,4、锁紧座,5、捆绑带,6、固定板,401、锁紧孔,4011、锁紧齿,501、带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能捆扎线束的开关设备的二次导线固定装置,主要由导线固定架3和紧固螺钉1、配平垫、弹垫等组成,紧固螺钉1、配平垫、弹垫主要起紧固作用。在导线固定架3上设有捆扎带5和锁紧座4。
如图1、图2所示,该固定装置,在捆扎带5上设有带齿501,带齿501有两个面:第一斜面与第一直面;在锁紧座4上设有锁紧孔401,其内设有和锁紧齿4011,锁紧齿4011上也设有两个面:第二斜面与第二直面。第一直面与第二直面相互对应,并能够形成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焕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焕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