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粒用磁性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326.5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汪顺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9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粒用 磁性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粒用磁性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药剂尤其是粉剂等粉粒类药剂的制作,往往历经多道繁复的加工及处理工序方可最终装包出厂。上述粉粒类药剂在经过多道加工程序后,由于机器自身以及机器与药粉间的摩擦磨损现象,粉剂颗粒内不可避免的开始夹杂一些诸如铁屑等肉眼难以发现的微物杂质,而这些微物杂质又是显然的不适宜人类直接服用的。目前对于上述粉剂颗粒内的铁屑等微物杂质,厂家大多不愿意也没有确凿手段对其进行后期处理,往往直接将其粉剂颗粒再次通过机器灌包装箱并直接出厂发货,从而给患者的人身健康带来极大隐患。如何才能研发出一种可以自行提取粉剂颗粒内的铁屑等微物杂质的装置,从而确保患者在承受伤病之余不再引发额外的人身健康隐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粉粒用磁性吸附装置,可有效而高效率的实现对于粉剂等粉剂颗粒的铁屑提取操作,以确保患者自身的人身健康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粒用磁性吸附装置,包括具备磁性吸附能力的磁性单元,所述磁性单元间存有供粉粒类药剂下落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将本实用新型安置于粉剂颗粒的下落路径处时,每当粉剂颗粒经过该磁性单元,其内所夹杂的如铁屑等高导磁材质的杂质就会被强行从粉剂颗粒中剥离并吸附在磁性单元外表面处,而去除前述杂质的粉剂颗粒则由磁性单元间所预留的间隙而继续下落,从而进入灌包或其他工序,最终完成整个的铁屑杂质提取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而高效率的实现对于粉剂等粉剂颗粒的铁屑提取操作,以确保患者自身的人身健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永磁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永磁体间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粉粒用磁性吸附装置,包括具备磁性吸附能力的磁性单元10,所述磁性单元10间存有供粉剂颗粒下落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5所示;实际上,当将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的安置于粉剂颗粒的下落路径处时,每当粉剂颗粒经过该磁性单元10,其内所夹杂的如铁屑等高导磁材质的杂质就会被强行从粉剂颗粒中剥离并吸附在磁性单元10外表面处,而去除前述杂质的粉剂颗粒则由磁性单元10间所预留的间隙而继续下落,从而进入灌包或其他工序,最终完成整个的铁屑杂质提取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而高效率的实现对于粉剂等粉剂颗粒的铁屑提取操作,以确保患者自身的人身健康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磁性单元10为低导磁材料或非导磁材料制成的中空状金属管,所述磁性单元10内填塞有永磁体20,所述永磁体20外形轮廓呈与磁性单元10内腔外形吻合的圆柱状;同时,所述磁性吸附装置外形呈与指定颗粒分装机出料口外形适配的网栅状;所述磁性单元10为不锈钢管,永磁体20为强磁性材质。在实际使用时,其磁性单元10的构成可为多种,采用电磁铁结构也固然可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强磁性材质的永磁体20,一方面保证了整个磁性吸附装置体积的最小化,另一方面也显然的更易于实际安装制作,同时,作为强磁性材质的永磁体20,本身的固有磁力在穿透如不锈钢管等低导磁材料乃至非导磁材料时,其本身的磁性仍能够满足强力吸取需要,从而方可在物料倾泻时的巨大冲击力下,仍能一方面保证对于该物料也即粉剂颗粒的铁屑剥离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保证其铁屑能够始终牢固的被吸附在磁性单元上,而不至于在巨大的物料冲击力下再次被冲击脱离出去,最终有效确保其工作目的。
更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永磁体20外形呈扁形圆柱状且为沿磁性单元10管长方向均布的多个,所述磁性吸附单元10还包括用于限定两相邻永磁体20彼此间距的垫片部11,所述两相邻永磁体20的相邻端面间磁性相异布置。上述结构的描述,为本文的最侧重点;这是因为若采用普通的单根永磁体20直接布置于不锈钢管内的方式,固然也能够满足其本身的磁性吸附需要,但是其本身的主要吸附点也就仅仅在于永磁体20的磁性两端部,从而也就极大降低了整个磁性吸附装置的工作特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磁性单元10也即不锈钢管内间隔均布多个强磁性材质的永磁体20,通过依靠彼此的异性磁极相吸的特性而将垫片部11牢固的夹紧并使其两者间始终处于指定间距状态下,其具备的优点如下:首先,确保了磁性单元10本身的高磁性,众所周知,无论任何磁性材料,都会伴随本身的磁性减弱现象,使用时间越长,其磁性削减就越明显,平时我们教学状态下所使用的N、S磁棒,在不使用状态下尚且需要加持铁片以短路其N、S极,从而通过人为贯通其磁力线的方式来保持磁性,而显然本实用新型所处环境是无法使用上述方式来保持磁性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较小间隙间隔均布的多个永磁体20,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其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S极实际上都是处于类似半短路的状态下,也即其磁力线始终是互相交织的,具体可参照图5所示,甚至还可直接将垫片部11采用金属导磁材料制作,从而无需额外再行充磁,这就极大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在于能够在粉剂颗粒倾泻的同时可靠的实现对于其中铁屑的吸附剥离,这就需要本实用新型在单位空间和时间下能够具备极佳的磁吸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均匀分布的永磁体20,实际上也就在整根不锈钢管上均匀分布了多个磁性吸附点,较之前述的单根永磁体20时所具备的仅仅两个吸附点而言,上述多点吸附的设计方式显然更为满足粉剂颗粒的铁屑剥离需要,其工作效率也显然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带式除铁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研磨料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