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610.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东;雷雨成;于学华;张清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横向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通常把汽车悬架刚度设计得比较低,其结果影响了汽车行驶稳定性。为此,在悬架系统中采用横向稳定杆结构,用来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如附图1表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横向稳定杆1通过球铰链与垂向节臂7一端端连接,垂向节臂7另一端与悬架摆臂亦通过球铰链连接。当左右车轮相对车身跳动不一致时,横向稳定杆通过扭转力矩来平衡左右轮跳动幅度差。
传统的横向稳定杆由于扭转刚度是恒定不变的,不能根据汽车左右车轮跳动幅度差值大小相应变化,因此在设计时,往往采用折中妥协方案。这样,限制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行驶性能的能力。另外,传统的横向稳定杆装置对于零件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安装尺寸控制不好,容易使稳定杆额外承担弯曲力矩,降低稳定杆的疲劳寿命。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扭转刚度好、安装容错能力高,增加稳定杆疲劳寿命的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包括横向稳定杆、第一垂向节臂、第二垂向节臂和橡胶复合拨叉,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橡胶复合拨叉连接第一垂向节臂和第二垂向节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复合拨叉上设置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复合拨叉包含橡胶拨叉和金属轴套,所述金属轴套数量为3个,所述金属轴套设置在橡胶拨叉内,所述3个金属轴套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复合拨叉与横向稳定杆之间压配连接或链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提供了便扭转刚度的特性,有效兼顾了汽车不同工况的设计需求,改善了汽车的行驶性能。同时,由于橡胶复合拨叉所特有的多自由度柔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安装容错能力,避免了横向稳定杆承受额外的弯曲应力,提高了横向稳定杆的疲劳寿命,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橡胶复合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橡胶复合拨叉的俯视图。
其中:1、横向稳定杆;2、第一垂向节臂;3、第二垂向节臂;4、橡胶复合拨叉;41、紧固件;42、橡胶拨叉;43、金属轴套;7、垂向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2~4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橡胶复合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橡胶复合拨叉的俯视图。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包括横向稳定杆1、第一垂向节臂2、第二垂向节臂3,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还包括橡胶复合拨叉4,横向稳定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橡胶复合拨叉4连接第一垂向节臂2和第二垂向节臂3;横向稳定杆1通过过盈压配或键连接等固接方式与橡胶复合拨叉4连接,即橡胶件作为横向稳定杆1和垂向节臂之间的承载件。
橡胶复合拨叉4上设置紧固件41,主要用于与第一垂向节臂2和第二垂向节臂3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紧固件41为螺栓,螺旋依次穿过橡胶复合拨叉4、第一垂向节臂2或第二垂向节臂3实现其固定连接。
橡胶复合拨叉4包含橡胶拨叉42和金属轴套43,金属轴套43数量为3个,金属轴套43设置在橡胶拨叉42内,3个金属轴套43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橡胶复合拨叉4与横向稳定杆1之间压配连接或链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在汽车行驶良好路面时,左右车轮相对车身跳动幅度相差很小时,由于橡胶在小变形的刚度远低于金属稳定杆,有橡胶复合拨叉4发挥平衡左右车轮跳动,因此,横向稳定杆装置在“复制”左右车轮的“颠簸”几乎不起作用,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能。当汽车行驶在恶劣路面或者急转弯时,左右车轮相对车身跳动幅度差值加大,此时橡胶复合拨叉4刚度急剧上升,并大于或等于金属横向稳定杆1扭转刚度,从而带动横向稳定杆1扭转,提高汽车的侧倾角刚度,从而保证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