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浮动调节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870.X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绪森;徐元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调节 人工 管接箍预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管加工装置,具体说有关一种石油管的油套管接箍的预拧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套管接箍的预拧接有两种技术。一种是全自动化的预拧技术,只要把管接箍放在预拧机的受料槽中,设备就会自动完成上料、夹紧,预拧接整个过程。目前无缝钢管厂管加工生产线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此项技术设备复杂,投资费用高。另一种是手工预拧接技术,此项技术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在手工预拧紧技术是采用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该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与油套管旋转机构例如旋转轮4相配合工作,该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移动小车2、管接箍夹紧机构20、连接所述夹紧机构20和移动小车2的刚性支架3,夹紧机构20包括V形槽9、夹紧抱钳7和夹紧气缸10,V形槽9用于放置管接箍6。
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的运行过程是:先由人工把管接箍6放在预拧装置的V形槽9上,并通过管接箍夹紧气缸10驱动夹紧抱钳7把管接箍6夹紧;待拧油套管5由输送步进梁送入预拧接工位,油套管停稳后,预拧旋转轮4开始带动油套管旋转;此时由人工捏住推车手柄8推动移动小车2前进,移动小车2在底座1上向前移动,就这样油套管5管体旋转,管接箍6前移,管接箍6就拧上了油套管5的头部;当油套管5停止旋转时,切断旋转轮4的电源,旋转轮4停止旋转,用气缸10松开抱钳7,人工捏住推车手柄8把移动小车2拉回原位。这样完成一次管接箍6预拧接过程。
但是在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运行过程中,部分油套管5的头部弯曲(在加工精度范围内),由于该支架不可浮动调节,造成管接箍6与油套管5螺纹对不上,无法拧接;严重时还会损坏螺纹,造成管接箍6报废,须切除油套管5的管体螺纹并重新加工。另外在管接箍6的拧接过程中,整个预拧装置有晃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浮动调节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可使管接箍在整个预拧过程中适应油套管管端的弯曲而浮动,以提高管接箍预拧接的合格率,同时消除预拧装置的晃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可浮动调节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与油套管旋转机构配合,所述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移动小车、管接箍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V形槽、夹紧抱钳和夹紧气缸,所述管接箍放置于所述V形槽中,所述V形槽和夹紧抱钳安装于所述浮动底板上;其特点是,还包括浮动支架组件,所述浮动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小车;浮动底板,与所述固定底板平行相对间隔设置;外套和内套,分别固定于固定底板和浮动底板上,在所述内、外套之间形成有间隙;浮动弹簧,安装在所述内、外套之外于所述固定底板和浮动底板之间;球形螺栓,位于浮动底板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内、外套同轴线,并设置成在无浮动外力时在弹浮动弹簧作用下其球面顶抵所述V形槽而使V形槽处于原始位置;以及调整机构,与所述球形螺栓相配合。
较佳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螺母和紧固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与球形螺栓配合,所述紧固螺母紧固球形螺栓。
较佳地,所述内、外套之间的间隙为6毫米,以使浮动范围在3毫米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了浮动支架组件的管接箍预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V形槽中的管接箍在浮动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可随着油套管的头部弯曲上下、左右全方位浮动,以顺利实现管接箍的预拧接,并在管接箍预拧接过程中,消除了预拧装置晃动现象,以提高油套管的预拧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的主视图;
图1b是图1a的左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浮动调节的人工管接箍预拧装置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的左视图;以及
图3是图2a和图2b所示实施例中的浮动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触开关自动上螺丝装置
- 下一篇:L型金属板弯件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