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0582.6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瀚宁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放气体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化池是指将反应池中的可气化物通过发酵作用,产生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通过输气口输出的装置。气化池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
现有的气化池通常采用如下结构:包括反应池,反应池上开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气口。
现有的气化池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净化装置,需要进行定时排渣,而排渣需要停止发酵,不能实现气化池的连续工作;2、没有气体存储装置,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不能存储,当气压过大并且没有暂时不需要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对外放气,导致可燃性气体白白地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净化装置和气体存储装置的气化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化池,包括反应池,反应池设有入料口,还包括净化池、气体收集装置、集渣通道、回流通道和集气管,反应池为密闭空间,反应池内充有水,反应池和净化池通过集渣通道和回流通道连通,回流通道的一端与反应池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净化池的底部连接,净化池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靠近净化池的底部,净化池设有出渣口,其中,集渣通道连接在反应池的底部,回流通道内设有过滤板;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储气囊和中空的箱体,储气囊开有排气口,储气囊通过集气管与反应池连通,储气囊设在箱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可气化物在反应池内发酵,因反应池中充有水,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溶于水的其他不可燃的气体就会溶于水中,而大多数可燃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均不溶于水,以上可燃性气体可通过集气管收集到储气囊内,储气囊内可燃气体的纯度较高,提高了可燃气体的利用率;2、本实用新型设有储气囊,可对可燃性气体进行收集,避免了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浪费;3、本实用新型设有净化池,污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集渣通道到达净化池,再通过净化池内的潜水泵将污物通过出渣口排出,可实现在不影响发酵的情况下定时排渣,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4、储气囊设在箱体内,可保护储气囊,防止储气囊破裂。
进一步,所述储气囊上设有气压报警器,当气压超过额定数值时,可进行报警。
进一步,还包括压板、滑轮和缠绕在滑轮上的起升绳,压板滑动连接在箱体内,起升绳的一端与压板连接,另一端设在箱体外,可通过压板的升降调节储气囊内的气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化池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化池,包括反应池1,反应池1设有入料口2,还包括净化池3、气体收集装置、集渣通道4、回流通道5、集气管6、压板7、滑轮8和缠绕在滑轮8上的起升绳9,反应池1为密闭空间,反应池1内充有水,反应池1和净化池3通过集渣通道4和回流通道5连通,回流通道5的一端与反应池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净化池3的底部连接,净化池3内设有潜水泵10,潜水泵10靠近净化池3的底部,净化池3设有出渣口11,其中,集渣通道4连接在反应池1的底部,回流通道5内设有过滤板12;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储气囊13和中空的箱体15,储气囊13开有排气口,储气囊13上设有气压报警器14,储气囊13通过集气管6与反应池1连通,储气囊13设在箱体15内,压板7滑动连接在箱体15内,压板7位于储气囊13之下,起升绳9的一端与压板7连接,另一端设在箱体15外。
本实施例中的气化池在使用时,可将麦秆通过入料口2投入,同时入料口2还可与落水管接通,将洗漱、淋浴、粪水等生活废水排入反应池1中,使入料口2不易堵塞。可气化物在反应池1内发酵,因反应池1中充有水,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溶于水的其他不可燃的气体就会溶于水中,而大多数可燃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均不溶于水,以上可燃性气体可通过集气管6收集到储气囊13内,当气压超过额定数值时,储气囊13上的气压报警器14可进行报警,箱体15内的压板7在滑轮8起升绳9的带动下运动,可通过调节储气囊13的体积来调节储气囊13内的气压,以便从排气口排出的可燃性气体流速达到要求。
当本实施例中的气化池需要清理的时候,只需开启潜水泵10,污物在重力和潜水泵产生的水流作用下通过集渣通道4到达净化池3,再通过净化池3内的潜水泵10将污物通过出渣口11排出,可实现在不影响发酵的情况下定时排渣。在潜水泵10负压作用下,净化池3内的水会向上运动但却不能随污物排出,这时,水会随着回流通道5流回反应池1,回流通道5内设有过滤板12,防止污物回到反应池1。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瀚宁,未经郭瀚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