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齿机构飞机驾驶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736.5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红;叶青;梁进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4 | 分类号: | B64C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232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飞机 驾驶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操纵系统领域,涉及一种伞齿机构飞机驾驶盘。
背景技术
《AN-12使用维护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飞机驾驶杆设计装置。我国某中型中程运输机公司制造的驾驶杆,完全借用《AN-12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的驾驶杆。该方案不足之处是:
1.原飞机驾驶盘钢索调解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温度、湿度,调整钢索张力值,因此张力调整工作非常繁琐。
2.原驾驶盘控制舵面的精准度低,由于钢索受拉与受压时存在非线性关系,导致存在力传递误差,尤其在微小位移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舵面开度无变化的情况,难以实现精准控制舵面。
3.原驾驶盘存在质量大,原驾驶杆的质量为29.9KG,重量大不利于飞机的减重。
4.在驾驶盘以及相关系统安装完成后,驾驶盘需要测量转角度。原驾驶杆的在测量转动角度时,需要使用偏转角测量工装,该工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夹持不牢固,导致偏转角度测量误差大,测量工装需要不断的调整安装。
5、机构复杂,异常响声出现的次数多。飞机操纵系统部件大部分属于活动部件,在操纵系统活动部件之间由于紧涩、冲击、缺油、摩擦等原因,时常有异常响声的产生。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个人排除的操纵系统异常响声多达30多起,而驾驶杆的异常响声却占了1/3。
由于驾驶杆是飞行员用以直接控制飞机飞行的系统,直接影响着飞机飞行的是否安全,同时驾驶杆与飞行员近距离接触,异常响声会对飞行员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驾驶杆的每次有异常响声,该公司便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响声部位进行逐一排查,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提供了一种不采用钢索操纵飞机的伞齿机构飞机驾驶盘,节约了钢索调整周期,能实现微小位移控制舵面,提高了驾驶杆控制舵面的精准度。
技术方案:一种伞齿机构飞机驾驶盘,包括壳体1、驾驶盘2、传动装置3、与传动装置3连接的传动机构4以及与结构连接的支座5、升降舵摇臂6,所述还包括一个伞齿减速机构7,所述伞齿减速机构7分别与驾驶盘2及传动装置3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4为连杆传动或摇臂。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个刻度盘8。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飞机驾驶盘设计为杆式结构,改变了钢索受拉与受压时存在非线性关系,提高了微小位移传递的精准度的同时节约钢索操纵系统调整周期。设计驾驶盘偏转刻度线,因此驾驶盘安装完成后测量偏转角度时,不需要测量的工装,偏转的角度直接从驾驶盘的偏转刻度线上读取,因而节约了工装的设计制造成本,同时节约了工装调整周期。节约了工装设计制造的费用,同时缩短了工装调整周期,节约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驾驶杆的结构件和活动件数量,减少了潜在声源的可能性,同时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是减速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原驾驶杆示意图。
其中,1-壳体,2-驾驶盘,3-传动杆,4-传动机构,5-减速机构,6-升降舵摇臂,8-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
如图1所示,一种伞齿机构飞机驾驶盘,包括壳体1、驾驶盘2、传动装置3、传动机构4、支座5、升降舵摇臂6、伞齿减速机构7、刻度盘8,所述的伞齿减速机构7分别与驾驶盘2和传动装置3连接。所述的壳体1是整个系统的支撑结构,驾驶盘2传递飞行员的操纵力,一端悬空,另一端与伞齿减速机构7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装置3一端与伞齿减速机构7相连,一端与传动机构4通过万向结螺接,传动机构4一端与传动装置3通过万向结螺接,另一端与飞机副翼控制机构螺接,支座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一端与飞机结构件相连,一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传动装置3和传动机构4相连,升降舵摇臂6一端与壳体1相连,一端与飞机升降舵机构螺接,刻度盘8固定在壳体1上,用以指示驾驶盘的偏转角度。
操纵飞机副翼功能实现过程如下:
飞行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飞机驾驶盘2时,伞齿减速机构7随之转动,带动传动装置3以及传动机构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现控制副翼。
操纵升降舵功能实现过程如下:
飞行员前推或后拉驾驶盘2时,驾驶盘壳体1绕支座5与壳体1相连接的点转动,带动升降舵摇臂6做往复旋转运动,实现操纵升降舵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飞机驾驶盘设计为杆式结构,改变了钢索受拉与受压时存在非线性关系,提高了微小位移传递的精准度的同时节约钢索操纵系统调整周期。设计驾驶盘偏转刻度线,因此驾驶盘安装完成后测量偏转角度时,不需要测量的工装,偏转的角度直接从驾驶盘的偏转刻度线上读取,因而节约了工装的设计制造成本,同时节约了工装调整周期。节约了工装设计制造的费用,同时缩短了工装调整周期,节约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驾驶杆的结构件和活动件数量,减少了潜在声源的可能性,同时提高用户满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部固定器的调整工具
- 下一篇:组织穿刺闭合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