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粉探伤机磁化工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060.1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红;李进;李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2321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伤 磁化 工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一种磁粉探伤机磁化工装组件。
背景技术
磁粉检测磁粉探伤设备是产生磁场、对工件实施磁化并完成检测工作的专用装置,其技术包括周向磁化和纵向磁化,以发现工件的纵向缺陷和周向缺陷.磁粉检测本身是一项质量活动,劳动强度相当大,长时间工作会影响到缺陷的检出。近来公司检测任务繁重,操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的赶任务,经常出现漏检或零件烧伤的情况。经多次试验,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次只能检一个零件;周向充磁一般采用直接通电法,一次只能检测一个零件,且接触不良或电流过大有烧伤零件的可能,对于一些长度小于50mm或夹持易变形的零件无法实现直接通电;纵向充磁时,由于线圈较窄,一次也只能充磁一件,且存在长径比不够(线圈法磁化时,长径比应大于等于2),磁化不充分的可能;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检测进度,而且对检测质量也有影响。面对这一障碍,必须设计一套工装装置,来保证每个零件能够实现检测,且安全高效的检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每个零件高效检测的一种磁粉探伤机磁化工装组件。
技术方案:
一种磁粉探伤机磁化工装组件,包括一个周向工装1和一个纵向工装2。
所述周向工装1为凹形槽结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纵向工装2为长方形托盘结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周向工装1由导磁不导电材料(如铝)成,纵向工装2由不导电不导磁材料(如塑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导电不导磁材料制成的周向工装,将直接通电法改为平行磁化法,使零件得到了有效磁化,且避免了零件的烧伤;现通过使用不导电布导磁材料制成的纵向工装,安全方便的接长了零件,而且长径比更大,检测灵敏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周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纵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周向工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纵向工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周向工装,2-纵向工装,3-电极,4-工件,5-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磁粉探伤机磁化工装组件,包括一个纵向工装2和一个由导电不导磁材料制成周向工装1。
所述周向工装1为凹形槽结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以保证工作时零件上浇注的多余磁粉悬浮液(载体为无味煤油)尽可能完全的流出去。
所述纵向工装2为长方形托盘结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以保证工作时零件上浇注的多余磁粉悬浮液(载体为无味煤油)尽可能完全的流出去。
所述纵向工装2由不导电不导磁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磁粉探伤设备电极3夹持周向工装1进行周向磁粉检测,周向工装1导电不导磁,强度高,且吸油性差。工作时,将零件只沿纵向方向在工装内连接,不能超过工装长度,然后将整个周向工装1夹在两夹头之间进行磁化,电流通过导电工装,产生周向磁场,从而检测出所有工件的纵向缺陷。退磁时零件也沿纵长方向在工装内连接,然后整体退磁。
如图4所示,纵向磁化时,将零件沿纵向方向在工装内连接,以保证长径比大于等于2,但连接长度不能超过磁化线圈5的直径,以保证有效磁化。将装有零件的纵向工装2放入磁粉探伤设备的线圈5内整体进行纵向磁粉检测,产生纵向磁场,从而检测出所有工件的周向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