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给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920.3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窦钦宝;徐业开;夏金童;于坤;涂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7/38;F22B37/54;F22D1/5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给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是一个国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工业能源的消耗在总体成本中占有最多的份额,而能源的有效使用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成本支出比欧洲发达国家高出很多,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节能设备的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能源的短缺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一项严重考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求发展,开发新能源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节约能源上下足功夫。而在冶炼、发电等工业过程中,大量高温废气的产生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所以余热节能锅炉的设计和开发备受关注。
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海水淡化和水回收利用领域更加受到应用和重视。很多产品的品质需求已经需要生产全过程使用高纯水,而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所以工业用水非常有必要进行二次循环利用。所以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给排水系统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给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实现了工业废水的二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热回收给排水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横向连接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给水除氧装置、给水泵、余热回收锅炉、排污扩容器和降温池,其中:余热回收锅炉上部设置锅炉汽包炉水取样分析装置,余热回收锅炉上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排污扩容器上部设置扩容蒸汽出口。
给水泵并联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两个给水泵一用一备,采用变频设置。
工作时,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水进入给水除氧装置进行除氧,以防止水中的溶解氧对锅炉受热面的氧化腐蚀,除氧后的除氧水经给水泵进入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锅炉中产生的热蒸汽进入锅炉,余热回收锅炉中产生的排污水进入排污扩容器,扩容蒸汽出口由扩容蒸汽出口排入大气,饱和水排入降温池。为了减少锅炉蒸发器的积垢和腐蚀,在余热回收锅炉上部设置锅炉汽包炉水取样分析装置,以保证锅炉汽水品质符合标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实现了工业废水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渗透水处理装置、2-给水除氧装置、3-1-第一给水泵、3-2-第二给水泵、4-锅炉汽包炉水取样分析装置、5-锅炉、6-蒸汽出口、7-排污扩容器、8-降温池、9-余热回收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述,包括通过管道依次横向连接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1、给水除氧装置2、给水泵3、余热回收锅炉9、排污扩容器7和降温池8,其中:余热回收锅炉9上部设置锅炉汽包炉水取样分析装置4,余热回收锅炉9上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锅炉5,排污扩容器7上部设置扩容蒸汽出口6。给水泵3并联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给水泵3-1和第二给水泵3-2,两个给水泵一用一备。
工作时,反渗透水处理装置1产生的废水进入给水除氧装置2进行除氧,以防止水中的溶解氧对锅炉受热面的氧化腐蚀,除氧后的除氧水经给水泵3进入余热回收锅炉9,余热回收锅炉9中产生的热蒸汽进入锅炉5,余热回收锅炉9中产生的排污水进入排污扩容器7,扩容蒸汽出口由扩容蒸汽出口6排入大气,饱和水排入降温池8。为了减少锅炉蒸发器的积垢和腐蚀,在余热回收锅炉9上部设置锅炉汽包炉水取样分析装置4,以保证锅炉汽水品质符合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前昊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模块框架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及LED泛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