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5147.2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结构具有横筋多,竖筋条少的特点,板栅呈长方形结构,在充放电时表面涂膏电化学反应不充分,当电池放电时,由于竖筋条少,总导电面积小,增大电池内阻,使得铅膏利用率极低,充电时电流通过竖筋条流向活性物质,扳栅筋条界面形成腐蚀,竖筋条容易断裂,增大极板内阻,使得电池能量不能充分发挥,容易产生掉膏和铅膏软化的现象,同时伴随早期容量衰减的发生。直接影响了电池的预期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板栅内阻大、铅膏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包括由四根框筋围成的矩形栅框、边框内交错形成网状结构的竖筋条和横筋条、设置在栅框顶部的极耳,所述栅框的左下角至栅框的中心之间、栅框的右下角至栅框的中心之间均设有一根斜筋条。
优选的,还包括一根连接栅框两竖直边中部的加强横筋和一根连接栅框两水平边中部的加强竖筋;进一步加强整体强度,提高竖筋导电面积。
优选的,所述加强横筋与加强竖筋相交于栅框的中心,所述两根斜筋条的上端均与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结合处相连;降低内阻增强栅框强度。
优选的,所述加强横筋、横筋条和栅框的横边的横截面均为菱形;所述加强竖筋、竖筋条和栅框的竖边的横截面均为菱形;增大导电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增加两根斜筋条,增强板栅的强度,同时使竖筋条总导电横截面积增大50%,降低板栅合金内阻,提高了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在蓄电池放电时提高了板栅表面铅膏的利用率,提升电池容量和一致性,是动力型电池理想的板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的实施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包括由四根框筋围成的矩形栅框2、边框内交错形成网状结构的竖筋条3和横筋条4、设置在栅框2顶部的极耳1,所述栅框2的左下角至栅框2的中心之间、栅框2的右下角至栅框2的中心之间均设有一根斜筋条5,还包括一根连接栅框2两竖直边中部的加强横筋6和一根连接栅框2两水平边中部的加强竖筋7,所述加强横筋6与加强竖筋7相交于栅框2的中心,所述两根斜筋条5的上端均与加强横筋6和加强竖筋7结合处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横筋6、横筋条4和栅框2的横边的横截面均为菱形。
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竖筋7、竖筋条3和栅框2的竖边的横截面均为菱形。
各个筋条可以采用无镉合金,环保高效,加强横筋和加强竖筋的横截面积要大于竖筋条和横筋条的横截面积。竖筋条3作为导通电流,通过增加竖筋条3,降低极板内阻,提升电池大电流充电接收能力,同时提高了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横筋条4为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通过提高中间加强横筋6的尺寸提升扳栅的机械强度,板栅使用铅钙锡合金,降低板栅高度,扳栅框架两竖筋条3间距为6-11mm,两横筋条4间距为14-16mm。在扳栅中部横加强筋与竖加强筋结合处,设立两根斜竖筋。该筋条可以避免因极板高度过高引起极板底部出现硫酸盐化,提升底部的导电能力,使极板发生电化学反应更加均匀,使电池的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5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电双可调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铅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