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针的防逆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5760.4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熊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艳芳 |
主分类号: | A61B5/155 | 分类号: | A61B5/155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09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逆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临床采集血液用途的无菌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穿刺静脉血管时防止血液逆流的采血针。
背景技术
采血针多年以前就已经被发明了,以其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封闭无污染的特性,在国内或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每年全世界采血针的用量可达几十亿支。
目前,国内医疗领域传统的采血针由静脉针、软管、软座、瓶塞穿刺针座、瓶塞穿刺针管、止血胶套组成,称之为“软管式“采血针;国外医疗领域通常使用的采血针由针座、两端开刃的一体式针管、止血胶套、长护套和短护套组成,称之为“笔式”采血针。在临床静脉采集血液样本时,采血针要与真空采血管配套使用,医护人员首先将采血针的静脉针按常规方式穿刺静脉血管,见回血后,将瓶塞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胶塞内后,利用采血管的真空负压原理,将血液引入到采血管的试管内,即可进行血液标本的检测,血液自动停止流动后,再将静脉针从静脉中拔出,最后将瓶塞穿刺针从胶塞内拔出。
但是,按照现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市场上销售的真空采血管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灭菌的,也就说采血管产品不是以无菌的形式提供的。根据国内或国际的资料或文献报道,在临床血液采集过程中,特别是使用“笔式“采血针的过程中,经常发生采血管的试管内的血液倒流到静脉系统的现象,因为采血管的试管内有菌,从而导致患者感染病菌或疾病,造成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采血针中防止血液逆流、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改变操作习惯的防逆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血针的防逆流结构,特征是:由进液座、防逆流片和出液座组成,进液座由左端的进液环形护套和右端的进液接头一体化组成,在进液接头的中间设有进液通孔,在进液环形护套中设有向左开口的进液内腔,在进液环形护套和进液接头的连接处设有进液座通道,进液座通道将进液通孔和进液内腔连通且进液座通道的直径介于进液通孔的直径和进液内腔的直径之间;出液座由左端的出液接头、中间的底板和右端的出液环形护套一体化组成,在底板和与瓶塞穿刺针管连接的出液接头的中间设有出液通孔,出液环形护套的外径与进液环形护套的内径相吻合,向右开口的出液环形护套向右插入向左开口的进液环形护套中并紧密套在一起,使得进液座与出液座通过粘结或超声波焊接组合而成一个整体,出液环形护套中的出液内腔和进液环形护套中的进液内腔共同构成密闭内腔,在出液环形护套的右端固定有一块扁状的锥形凸起片;防逆流片放置在进液座和出液座中间的密闭内腔中,锥形凸起片的顶端抵住防逆流片使防逆流片紧密贴合在进液内腔的右端,封闭进液座通道。
防逆流片为一圆形具有弹性的薄片。
进液座和出液座均由透明ABS、PC或PVC材料制成,防逆流片由弹性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软管式的进液座的进液接头为外圆锥接头或外圆锥锁定接头,与软管或外圆锥接头连接;在笔式的进液座的进液通孔中安装有静脉针管。
在笔式的出液座的外壁上加工有用于与持针器连接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进液座、防逆流片和出液座组成。使用时,护士将静脉针管插入患者的静脉中,血液进入进液座通道内,在瓶塞穿刺针插入采血管的胶塞后,防逆流片因为采血管的负压作用力而弯曲,打开被防逆流片封闭的进液座通道,血液经密闭内腔、出液通孔后进入采血管的试管内,当采血管的负压释放完全后,防逆流片恢复原状,封闭进液座通道,血液不可再回流,从而达到防逆流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采血针的基础上增加了防逆流机构,以防止血液逆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防止血液逆流,杜绝患者感染细菌或病毒;2、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不改变操作习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3、产品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实用新型受负压作用力工作状态示意图,箭头方向为液体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艳芳,未经熊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5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丹桂插穗发根的方法
- 下一篇: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