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收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278.2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荣融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2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餐车,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收餐车。
背景技术
经调查表明,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可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因此,解决铺张浪费的问题势在必行。
目前,大部分的院校餐厅大多使用传统的收餐车,这样的收餐车不具备筛分功能,即不能有效地将汤汁和剩菜分开,餐盘里的剩菜剩饭往往会被直接倒至垃圾桶进行集中销毁,这样不仅造成了食物的浪费而且收餐车上的漏槽因没有任何的遮挡部件而很容易将碗筷一块儿倒入垃圾桶,打捞碗筷的过程不仅麻烦而且很不卫生。此外,传统的餐车还不具备流动性,利用餐车收集好的碗筷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再抬至洗刷间和消毒间进行洗刷消毒等,这无疑给相关工作人员加重了工作负担。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既具备筛分功能又具有可流动性的多功能收餐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收餐车,包括餐车本体,所述餐车本体包括顶板和支架,所述支架有四个,其分别设置在上述顶板的四个顶角的底端,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顶板包括饭菜倾倒部和餐具盛放部,所述饭菜倾倒部与餐具盛放部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饭菜倾倒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漏槽,所述漏槽内悬挂有滤网,所述滤网的网格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所述网格的边长为3mm。
所述餐车本体的长、宽、高依次为150cm、50cm、100cm。
所述餐车本体是由Cr-Ni系(300系列)316不锈钢制成的。
所述滤网是由SUS316L不锈钢制成的。
所述左、右两侧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板。
所述餐具盛放部的下方设置有搁层,所述搁层至少有两层,所述搁层平行分布,所述搁层一端与上述支撑侧板固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相邻的搁层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底端固连,连接板的下端与位于最底层的搁层固连。
所述顶板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的截面呈U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万向轮的设置,使收餐车摆脱了传统收餐车不具备流动性的弊端,方便了相关工作人员在收集完餐具之后将餐具推至洗刷间和消毒间,从而节省了人力,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2、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的设置可有效地将汤汁和剩菜剩饭分离开来,收集的剩菜剩饭可用于喂食动物、家禽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网还可以防止餐筷掉入放置在滤网下方的收集桶内;本实用新型中搁层的设置,增加了餐具的盛放空间。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安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顶板 2、支架 3、支脚 4、万向轮 5、隔板 6、餐具盛放部 7、饭菜倾倒部 8、滤网 9、推拉把手 10、支撑侧板 11、搁层 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多功能收餐车,包括餐车本体,所述餐车本体是由Cr-Ni系(300系列)316不锈钢制成的,所述餐车本体的长、宽、高依次为150cm、50cm、100cm;所述餐车本体包括顶板1和支架2,所述支架2有四个,其分别设置在上述顶板1的四个顶角的底端,所述支架2的底端设置有支脚3,所述支脚3上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顶板1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推拉把手9,所述推拉把手9的截面呈U形,所述顶板1包括饭菜倾倒部7和餐具盛放部6,所述饭菜倾倒部7与餐具盛放部6之间设置有隔板5;所述饭菜倾倒部7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漏槽,所述漏槽内悬挂有滤网8,所述滤网8是由SUS316L不锈钢制成的,所述滤网8的网格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所述网格的边长为3mm。
优选的,所述左、右两侧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板10。
优选的,所述餐具盛放部6的下方设置有搁层11,所述搁层至少有两层,所述搁层平行分布,所述搁层一端与上述支撑侧板10固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板12与相邻的搁层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上端与顶板1的底端固连,连接板12的下端与位于最底层的搁层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荣融,未经孙荣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黑板用挂图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教室的手机收纳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