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338.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楠;朱火林;谢军;王军;陈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4 | 分类号: | B21B3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异常 应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热轧厂粗轧区域的板坯运输辊道大多数都是用联轴器传递扭矩。而联轴器损坏频率较高,我们对损坏形式进行分析发现,由于该区域的辊道受板坯冲击较大,经常会发生辊道轴承座螺栓松动、辊道底梁基础损坏等问题,从而导致联轴器对中失效、损坏。联轴器一旦损坏,会使辊道无法转动,在运输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板坯时就会存在底面划伤的风险,而且更换一个联轴器少则需要三、四个小时,多则需要五、六个小时,对轧线的总体产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联轴器的损坏主要是由于本身对中度超过许用值,导致联轴器两端的端盖及密封损坏,润滑脂无法储存使内、外齿磨损,齿厚整体变薄而断裂。
申请号为201010597683.5的一种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连接头和从连接头,该主连接头端面凸设有面向从连接头的六角螺柱,该从连接头端面凹形成一六角槽,六角螺柱卡制于六角槽中。但是该专利用于对传动连接处的改进。
申请号为201210191262.1的一种联轴器,具体涉及减速机的附属设备,包括减速机和传动轴,减速机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具有环形凸台结构,另一端具有环形凹槽结构,环形凹槽结构与环形凸台结构卡合在一起。但是该专利用于连接减速机与传动轴。
以上专利申请专利均不能解决运输辊道联轴器损坏后辊道无法转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损坏后的应急装置,在联轴器损坏后,通过该装置,可以继续维持联轴器的使用,并且降低板坯被划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连接头和从连接头,及设置于所述主连接头和从连接头上的、相互啮合的内、外啮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啮合构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件、在所述外啮合构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榫件,所述凹槽件与凸榫件卡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榫件为T型块,所述凹槽件为U型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件与凸榫件为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件与凸榫件为三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件与凸榫件在内外啮合构件的外侧壁上呈120°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轴器损坏后的应急装置,在联轴器损坏后,通过该装置,可以继续维持联轴器的使用,并且降低板坯被划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通用性能好、自适应性能高,适用于各种使用联轴器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型块与T型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块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型块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U型块,2为T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采用焊接的方式将U型块固定在损坏的联轴器内啮合构件的外侧壁上,为了使U型块更好地贴合,U型块的下端设置为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与内啮合构件的最大半径尺寸相等;为了保证焊接强度,两边倒角;同样,如图2所示,采用焊接的方式将T型块焊接在损坏联轴器的外啮合构件的外侧壁上,端部设计成T型是为了保证在端盖损坏的情况下防止联轴器整体轴承窜动,T型块折弯处倒圆角,以提高其抗剪切能力;所述的U型块与T型块共焊接三套,呈120°安装或者安装位置尽量接近于120°,T型块保证水平,且在U型块内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异常应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效解决联轴器损坏后无法传送扭矩的问题,降低板坯被划伤的风险,其通用性能好、自适应性能高,适用于各种使用联轴器的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卧式加工中心整机结构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刚性大扭矩立式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