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转运病人的手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706.1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伟;王春昱;侯伯杰;高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伟;王春昱;侯伯杰 |
主分类号: | A61G13/06 | 分类号: | A61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转运 病人 手术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是一种既能自动转运病人又能调整手术体位的手术床。
背景技术
手术床的基本作用是方便快捷地调整手术体位,便于医生顺利实施手术。目前,常规手术床在术前和术后需要人力抬送病人,这一方面额外增加了医护人员手术之外的体力负担,不利于手术的顺利高效进行;另一方面,人力抬、抱会给一些不宜移动的患者带来痛苦甚至二次伤害,从而不利于治疗和术后的恢复。此外,有些手术床的设计方案虽然目的是使患者免人力抬抱,但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不易实现,而且不能调整手术体位,这就失去了手术床的基本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手术床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转运病人的手术床,该手术床床体平台可以升降及调整手术体位,还可以在手术床和推床之间自动转运病人,可以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医护人员从搬运病人的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有充足的精力进行手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既能自动转运病人又能调整手术体位的手术床,包括手术床底座、升降机构、床体平台和平行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由三个垂直运动液压缸和床体平台组成,用于实现手术床的上升、下降以及角度调整,平行转运机构由嵌入床体平台的一个水平运动液压缸和叉形托架组成,水平运动液压缸带动叉形托架相对于床体平台横向移动,用于实现病人在手术床和推床之间的转移。
所述手术床升降机构的床体平台与三个垂直运动液压缸之间通过球形铰接连接,通过控制三个液压缸的同步运动来升降床体平台;通过控制三个液压缸的不同步运动来调整床体平台的水平角度,进而调整手术体位。
所述手术床平行转运机构的叉形托架与水平运动液压缸固连,控制液压缸带动叉形托架通过双轨滑道相对床体平台横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术前、后将病人在手术床和推床之间转运时,不需要人力抬送,减少了医护人员手术之外的体力负担;手术过程中还可以方便快捷地调整手术体位,便于手术的顺利高效实施;本手术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1为自动转运病人手术床的三维主视图;
图2为自动转运病人手术床的三维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垂直运动液压缸I
3-垂直运动液压缸II 4-球形铰接ii
5-球形铰接i 6-叉形托架
7-水平运动液压缸 8-床体平台
9-球形铰接iii 10-垂直运动液压缸I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手术床,作为升降机构的三个垂直运动液压缸(2、3、10)呈等腰三角形固定放置于手术床底座(1)内,两个垂直运动液压缸(2、3)之间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三个垂直运动液压缸(2、3、10)分别通过球形铰接(5、4、9)与床体平台(8)连接,用于实现手术床的上升、下降以及角度调整;平行转运机构由床体平台(8)、水平运动液压缸(7)和叉形托架(6)组成,水平运动液压缸(7)沿床体平台(8)两长边中点连线嵌入平台,两指叉形托架(6)上表面略高于床体平台(8)上表面,并通过双轨滑道与床体平台(8)相对运动,水平运动液压缸(7)带动叉形托架(6)相对于床体平台(8)横向移动,用于实现病人在手术床和推床之间的转移。
以下为该手术床工作过程的具体描述:
该手术床完成工作过程的前提是手术床与推床平行放置。
一、手术床的运动包含对病人的术前转运和术后转运两个过程,即将病人从推床转运到手术床和将病人从手术床转运到推床。
这两个过程的描述如下:
第一个过程,对病人进行术前转运,即将病人从推床转运到手术床上。
1、首先,手术床位于初始位置,即竖直方向的三个液压缸(2、3、10)和水平方向的液压缸(7)活塞杆都位于液压缸底部。
2、其次,当系统的液压泵运转之后,控制垂直运动液压缸的电磁阀与同步阀通电动作,使竖直方向的三个液压缸(2、3、10)同步上升或下降(取决于手术床和推床床面当前的相对高度),从而带动手术床平台(8)垂直向上(或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具体位置由推床的高度决定,可通过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和时间继电器共同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伟;王春昱;侯伯杰,未经杨杰伟;王春昱;侯伯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的椅背异响在线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整体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