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862.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姜世金;鹿秀霞;于爱莲;施鲁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6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隔离 组织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种组织细胞隔离共培养的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包括组织培养皿、微孔筛网嵌合型分页状栅板、皿盖,其特征在于:组织培养皿中央有微孔筛网嵌合型分页状栅板平均分隔,实现不同组织细胞的隔离式共培养。
背景技术
在组织培养皿上的组织细胞培养已广泛应用于病毒学、药物滤选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现有的专业供应商已最大可能地将其设计和生产保证了应用中的方便、安全、高效和均一性,但其应用主要针对单一组织或多组织进行同一空间的混合培养,对于诸如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的滤选、克隆增殖或进行肿瘤联合治疗用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外活化制备等复杂科学研究或临床应用仍显不足。新型组织培养既要早期多种组织细胞共培养以实现相互间的营养协同效应,又需在后期将目的扩增细胞分离纯化(富集)出来,这就要求在活化高峰期据各组织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离纯化操作,现有的培养方式增加了诸多消化或转瓶操作,费时费力,延长了被活化效应细胞的离体时间、影响其活力,同时也增加了污染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
本发明制备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符合USP VI级标准的高纯度原生聚苯乙烯,一次成形制备独立皿底(φ35mm、φ65mm、φ100mm)、微孔筛网嵌合型分页状栅板居中垂直平均分隔(2、3…)的组织培养皿,附加皿盖。
培养皿的底面周缘与内侧壁、栅板分页衔接处、栅板与培养皿底面及侧壁衔接处成45°圆弧式平缓连接,减小边缘效应的设计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居中微孔栅板垂直平均分隔培养皿的设计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微孔栅板高及培养皿深的80%、微孔筛网的居中嵌合式设计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用于多种组织隔离共培养的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微孔筛网嵌合型分页状栅板垂直居中平均分隔培养皿,能保证在同一培养皿的不同分隔区内分装接种不同组织细胞;微孔栅板中央嵌合微孔筛网,能阻断不同隔离区细胞的渗漏和交叉污染,同时允许液体培养基自由渗透、对流扩散,使同一培养系统中各隔离区细胞的代谢产物能进行互换、完成协同活化效应,利于单一目的扩增细胞的有效隔离培养和独立转移或传代,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
图2微孔栅板隔离式多组织培养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用方法均为常规制模和压铸、溶铸或倾铸,所用器材和试剂均可经商业途径购得。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培养皿底周边距边缘1mm处有宽、高为1mm的凸起棱线,便于与皿盖上表面的棱槽咬合固定,方便多块封闭培养皿的叠加排放;培养皿外侧下2/3基底宽出1mm,为皿盖的盖加吻合处。
培养皿成圆筒状,培养皿的内底周缘与内侧壁成45°圆弧式平缓连接,以减小细胞分装培养时的边缘效应。
培养皿中央垂直粘合固定高及孔深80%的平均分割式分页型微孔栅板,微孔筛网居栅板中央,占栅极总面积的60%,微孔孔径≤4μm;栅板分页衔接处、栅板与培养皿底面及侧壁衔接处同样成45°圆弧式平缓连接处理,以减小细胞分装培养时的边缘效应;皿底被分割的区域分别标识a、b、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分享网络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火焰切割车拖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