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能治疗痤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331.0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华吉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1015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能 治疗 痤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肤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光能治疗痤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外用药物疗法,包括采用抗生素或激素疗法和中草药植物疗法。在实践中,抗生素或激素疗法对皮肤和身体可能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痘疮的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药物过敏等问题;中草药植物疗法通常药物皮肤吸收慢,疗效不明显且见效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光能治疗痤疮的装置,其通过光能激发杀灭痤疮中的致病菌,治疗迅速、效果显著、不产生耐药性、且卫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能治疗痤疮的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光源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及导线;其中,电源模块为恒流电源或包括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AC/DC转换电路的电源。所述光源模块包括LED光源。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光源亮度控制电路和时间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和光源模块连接。
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与LED光源连接的散热片。
所述LED光源包括内置发光波长650nm-690nm的LED芯片。
使用时,将氨基酸酞菁锌光敏剂涂抹于患处,通过控制电路模块的开关控制电路启动电源模块,通过光源亮度控制电路和时间控制电路设定LED光源的亮度和时间。将LED光源在涂抹了光敏剂的患处照射,激发光敏剂作光化学反应,形成高活性的单态氧,从而杀灭痤疮的致病菌,达到抗菌治疗痤疮的功效。
氨基酸酞菁锌含有带正电荷的靶向标记物,选择性的聚集于靶细胞(致病菌或肿瘤细胞等),在肌体和溶液中常见致病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胞表面通常带有较多负电荷,带有正电荷的靶向标记物能够使光敏剂富集在靶细胞表面(氨基酸酞菁锌渗透到毛囊的痤疮中),在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下,光敏剂分子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该活性氧能高效快速地氧化相邻的生物分子,诱导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治疗痤疮,皮肤复原,不损坏正常细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源穿透度深,具有光子嫩肤的功效,同时与氨基酸酞箐锌光敏剂结合使用,可直接快速灭杀痤疮致病菌,疗效明显,不产生耐药性,对皮肤无副作用,且光照柔和,既不会造成患处烧伤、烫伤,又避免了二次感染,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模块1、光源模块3、控制电路模块2及导线;其中,电源模块1提供恒流电,其为恒流电源或内部设置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AC/DC转换电路。光源模块3包括LED光源8和与LED光源8连接的散热片7。控制电路模块2包括开关控制电路4、光源亮度控制电路5和时间控制电路6。控制电路模块2通过开关控制电路4与电源模块1连接,通过光源亮度控制电路5和时间控制电路6与光源模块1连接。各电路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LED光源8包括内置发光波长650-690nm的LED芯片,使得发出的光波长为650-690nm。
使用时:将氨基酸酞箐锌光敏剂涂抹于患处,通过控制电路模块2的开关控制电路4启动电源模块1,通过光源亮度控制电路5和时间控制电路6设定LED光源8的亮度和时间。将LED光源8在涂抹了光敏剂的患处照射,促进光敏剂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高活性的单态氧,从而杀灭痤疮中的致病菌,达到治疗痤疮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华吉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华吉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霾鼻环
- 下一篇:一种超长波理疗保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