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触摸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699.7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卢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轶莹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控制技术,具体地讲就是一种新型电容触摸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电脑、手机的文字输入方式,主要有两种:键盘辅助输入和直接输入。但是,这两种输入方式都不能体现输入字体的个性化,均是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置程序来选择输入的字体形式,因此比较呆板而不富于变化。
人类有上千年使用笔的历史,每个人因为性格、成长环境的不同,写出来的字体也不尽相同,对各种笔的喜好也是如此。利用原有的输入方式,不能体现出来这种个性化的差异。如果要保留这种传统的文字记载方式,就需要对现有的触摸笔进行一系列改进,以克服现有的触摸笔的种类不足、样式单一、触摸笔的笔头设计粗糙的问题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为了解决现有的触摸笔导电性差、可操控性不强,样式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容触摸笔,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笔套、笔杆和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尖包括外层和内层两部分构成,内层笔尖为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外层笔尖为柔性导电材料。
所述的外层笔尖的柔性导电材料为导电棉、导电硅,导电塑料,导电树脂,导电橡胶。
所述的笔尖的内层材料为导电材料。
所述的内层笔尖的导电材料为铜、铝、金、银或者合金。
所述的笔杆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的笔杆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在塑胶的表面电镀有多层铝、银或者铜。
所述的笔杆内部为中空的,其中具有一个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一个塑胶囊,笔杆与笔尖的连接处具有以联通管道,用来将塑胶囊中的液体输送至笔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平板电脑或者手机本身的有电场,人本身也产生的电场,当两者触摸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电容,屏幕上的玻璃起到隔离两个电场的作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里面的高频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导电,平板电脑和手机通过电流的位置确定触碰点。触摸笔被动式连接两个电场,起到导电和连接两个电场的作用,这就要求触摸笔本身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可操控性。
本发明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触摸笔:不同的触摸笔满足不同的需要,标准触摸笔用来模拟钢笔,铅笔,油笔,用来满足普通业务的需要。变动的触摸模拟,毛笔,水彩画笔,用来满足艺术类输入,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更多变种的触摸笔,来满足不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例1的笔尖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1的笔尖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3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简图。
图5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触摸笔笔尖的弹性系数的不同,分别可以达到不同要求。当弹性系数较小时,可以实现钢笔、铅笔、圆珠笔等类似的效果;当弹性系数较大时,可以通过控制笔尖的宽度,实现不同型号的油笔或者彩笔的输入效果。
具体实施例1
一种新型电容触摸笔,包括笔套、笔杆和笔尖,所述的笔尖包括外层1和内层2两部分构成,内层笔尖为弹性材料制成。该弹性材料的弹性系数相对较大,固定笔输入笔的笔头尖端比较窄,在写字的时候笔头不容易变形,笔头硬度和宽度有要求。
笔杆处握位与握持的舒适性关系密切,除常见的圆型断面外,各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也常运藏着设计者的巧思。
握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类型,简单的情况选择和笔杆类型相同的材料,由于握位手感的需要柔软,这里推荐采用柔性材料,比如塑料表面镀多层铝或者银或者铜,或者直接采用导电硅。
笔尖由两部分组成: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主要功能为固定外部笔尖,防止笔尖过分摆动,影响写字的效果。
外层笔尖:材料为柔性的导电材料,方便书写来模拟普通的笔在指上书写,具体材料可选导电棉,导电硅,导电塑料,导电树脂,导电橡胶,根据实际笔对于硬度和外形的要求,耐磨情况可能有变化。
笔头的内层材料为铝等导电材料,可选铜,铝,金,银等导电材料或者合金,
具体实施例2
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笔尖的采用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因此在书写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可以形成类似于油画笔、水彩笔的书写效果。
具体实施例3
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笔杆内部为中空的,其中具有一个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一个塑胶囊3,笔杆与笔尖的连接处具有连通管道4,用来将塑胶囊中的液体输送至笔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轶莹,未经卢轶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风式引风立式燃煤热风炉
- 下一篇:倒U字型发热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