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702.5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辉;张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13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识别 智能 支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支付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离现金消费模式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支付系统有人工售票、自主投币或刷卡三种形式。现有的公交刷卡识别系统中的刷卡所用载体都是IC卡,IC卡具有容易丢失、被盗、忘带或拿取不方便、办理费用高,易折旧等诸多缺陷。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人们频繁地充值交费,既耽误时间,又给公交公司增加不少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人脸识别并进行付费、实现快捷方便付费乘坐公交、杜绝乘客因丢失公交卡而被他人消费公交卡情况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系统。
一种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系统,包括车载液晶显示屏、中央控制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放置于公交总公司内的中央控制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数据线连接,特征是:还包括摄像头、人脸识别模块、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车载控制器和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安装在公交车内竖杆上的摄像头通过导线与人脸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人脸识别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接车载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车载控制器的无线信号输出端接车载GS数据传输模块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车载控制器的图像信号输出端接车载液晶显示屏的图像信号输入端;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的无线信号输出端接中央控制器的无线信号输入端。
车载控制器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接语音提示装置的语音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人脸识别并进行付费的系统,它由摄像头、人脸识别模块、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车载控制器、车载液晶显示屏、语音提示装置、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中央控制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通过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来采集并处理乘客人脸信息,车载控制器对采集到的人脸信息进行处理,并且通过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将信号传输给公交总公司内的中央控制器上,中央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库服务器;经过与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内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正确后,通过中央控制器、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和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向车载控制器发出扣款信号,完成人脸识别并进行付费的工作过。即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车载控制器、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中央控制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流,通过声光提示最终达到人脸识别支付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完全替代现有支付介质,如钱、IC卡等,脱离现金,公交卡的支付模式,方便乘客使用和公交公司管理,与传统的现金支付模式或者IC卡支付模式有了更加进一步的服务性能和智能化的提升。
2、利用GSM的蜂窝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快速准确传输。
3、利用人脸信息的唯一性实现了公交乘客的精确消费使乘客进一步享受服务,减少了没有零钱和丢失公交卡的情况,实现快捷方便付费乘坐公交,杜绝了乘客因丢失公交卡而被他人消费公交卡的情况。
4、声光提示乘客进行识别支付,可进一步减少公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支付系统,由摄像头8、人脸识别模块5、车载GSM数据传输模块4、车载控制器3、车载液晶显示屏2、语音提示装置1、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7、中央控制器6和数据库服务器9组成,安装在公交车内竖杆上的摄像头8通过导线与人脸识别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人脸识别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接车载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车载控制器3的无线信号输出端接车载GS数据传输模块4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车载控制器3的图像信号输出端接车载液晶显示屏2的图像信号输入端;中央GSM数据传输模块7的无线信号输出端接中央控制器6的无线信号输入端。放置于公交总公司内的中央控制器6和数据库服务器9通过数据线连接。
车载控制器3的语音信号输出端接语音提示装置1的语音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纳茶包的茶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细纱机的超大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