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型钢钢结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713.3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犹斌 |
主分类号: | E04C3/00 | 分类号: | E04C3/00;E04C3/32;E04C3/06;E04B1/58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46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钢结构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型钢钢结构组件。
背景枝术
随着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建筑师所设计的结构跨度也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新颖、别致,结构连接越来越复杂。原有的钢结构构件制做过程中多为下料,切割钻孔和焊接等方式,很难保证技术要求,技术工人用量大,体力消耗大效率底,现场安装困难大,效率底,工期长,容易造成局部损坏、锈蚀,或由于构件截面小、承载力低,无法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现有的结构加固方式工序复杂、周转材料投入大、施工周期长,在施工中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电和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且形成不了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线。现有的钢结构件的连接方法施工工序复杂、安装困难大,效率底,工期长,容易造成局部损坏、锈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焊接,可任意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梁柱、楼板等框架的C型钢钢结构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连接板和固定件,在所述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两端底板的外侧分别压制四个带有螺孔的底板凸台,在C型轻钢结构两个侧板外侧的端头分别压制带有螺孔的两个侧凹槽,所述的连接板为带有四个凹槽的连接板,并在凹槽上开有螺孔。
所述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两端头底板外侧的四个的底板凸台靠近两端头的两个底板凸台为连接板固定凸台,靠近端头内侧的两个底板凸台为C型轻钢结构本体连接凸台。
所述的固定件为铆钉或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C型钢钢结构组件和特殊的组合方法,使梁柱节点比焊接和螺栓节点强度高,构件断面大,承载能力大,抗震能力强,质量轻,安装速度快,无焊接。降低建筑成本。可以使组合后的C型钢钢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使建筑物的结构承载力加大,满足结构承载受力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件组合梁柱均可采用工厂制作,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真正实现轻钢住宅和钢结构建筑产业化;且C型钢钢结构件之间组合无焊接,并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梁柱、楼板等框架,不仅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也保证了工程质量,并可满足建筑扩建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的两单根组合柱背对背组成一对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对组合梁组成十字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成坚固的整体框架组合柱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固定件铆钉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1、连接板5和固定件7,在所述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1两端底板的外侧分别压制四个带有螺孔的底板凸台,在C型轻钢结构两个侧板外侧的端头分别压制带有螺孔的两个侧凹槽3,所述的连接板5为带有四个凹槽6的连接板,并在凹槽上开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两端头底板外侧的四个的底板凸台靠近两端头的两个底板凸台为连接板固定凸台4,靠近端头内侧的两个底板凸台为C型轻钢结构本体连接凸台2。
所述的固定件7为铆钉或螺栓。
如图2‑4所示,用本实用新型的C型钢钢结构组件组合梁柱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采用至少两块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和连接板,将每块C型钢钢结构本体1的内面作为连接板固定连接工作面,将每两块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1头对头连接,带有四个凹槽6的连接板5置于两块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1连接处的内侧,并分别与两块C型钢钢结构件本体1两端头的连接板固定凸台4相扣接,并用固定件7固定连接组成单根组合柱,两单根组合柱背对背组成一对组合梁,如图2所示。
步骤二、采用上述A、B两对组合梁,将A对组合梁中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上的连接板固定凸台2与B 对组合梁侧面上的侧凹槽3相扣接成90°角组成十字梁,如图3所示。
步骤三、将C对组合梁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的连接凸台2 与B 对组合梁侧面上的凹槽3相连接,C对组合梁侧面上的凹槽3与A对组合梁中的C型轻钢结构本体的连接凸台2相连接组成一个坚固的组合柱,如图4所示。以此类推,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多组梁柱、楼板等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犹斌,未经刘犹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