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825.9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正全;孟永;古光明;姜国良;费秀英;罗文莉;戴超;闫文文;祁辛华;邵文强;屠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稠油油藏的注蒸汽开采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分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油藏普遍采用注蒸汽的方式进行开采,注汽完成后的转抽作业,由于井内高温高压气体的存在,通常采用压井作业循环洗井的工艺对管柱进行冷却降温,往往会对地层产生冷伤害,转抽后开井困难,降低油层开采效率。稠油热采井下封控不压井作业工艺管柱,利用注汽桥塞和封控开关封闭油套环空和地层,其不足之处在于封控后井筒及油管中为高温高压热水,起隔热油管时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的烫伤,而循环洗井降温,压力控制不当易将下部液控开关打开,造成洗井液进入地层的伤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分流控制器,既能实现封隔器的座封,又能实现投球封堵下部油管,从而对开关以上油管进行反洗井。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分流控制器,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封隔器的座封,并对分流控制器以上油管的反循环洗井降温的分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分流控制器,该分流控制器包括上下接头、导入机构、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轴向流道控制机构、不锈钢球和上部投球,该上下接头的上端连接油管,下端连接注气桥塞,以进行上部油管的反洗井和下部封隔器的坐封,该导入机构位于该上下接头的上端内部,并连接于该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的上部,该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和该轴向流道控制机构均位于该上下接头的下端内部,该导入机构限制了该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中的该不锈钢球,并将该上部投球导入该轴向流道控制机构进行流道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和该向流道控制机构在径向上呈偏心分布。
该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的侧向具有进液孔,以为反洗井提供通道。
该轴向流道控制机构用于生产时的传压、注气,并限制了反洗井时洗井液进入下部油管。
该导入机构包括挡板,以限制该不锈钢球,并将该上部投球导入该轴向流道控制机构进行流道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控制器,其流道控制机构在径向上呈偏心分布,与封控封隔器配合使用,既能实现封隔器的座封,完成注气后,又能实现投球封堵下部油管流道,从而实现对分流控制器以上油管的反洗井而不让液流进入开关以下油管,以进行反循环洗井降温。其导入机构不仅限制了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中不锈钢球跑出,并能将上部投球导入轴向流道控制机构,限位准确。投上部投球前,可以实现座封传压、注汽;投上部投球时,投入的上部投球,能够落在流道上部球座上,密封轴向流道,限制洗井液进入下部油管。并且,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设计有单流结构,套管液流可进入油管,油管中液体不能流出到套管,实现油管内憋压和对上部油管的反洗井,不会造成油层污染,施工安全。该分流控制器与封控封隔器配合使用,既能实现封隔器的座封,完成注气后,又能实现投球封堵下部油管流道,从而实现对分流控制器以上油管的反循环洗井降温。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控制器,克服现有的稠油热采井下封控作业工艺技术管柱反洗井容易造成地层的冷伤害和对作业人员的烫伤,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避免油层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控制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控制器,对于稠油热采工艺管柱,通过向分流控制器投入上部投球实现管柱传压通道的开启、关闭控制。未投球,液压可以由上部油管传递至下部封隔器,实现封隔器的座封、丢手等,注气时,提供足够的向下的注气通道。投球后,向下流道关闭,地面反洗井液体从分流器侧孔进入上部油管内而不能进入下部油管,从而对上部油管完成循环反洗井降温,油层免受污染。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控制器的结构图。该分流控制器
由上下接头1、导入机构2、生产/洗井转换阀结构3,轴向流道控制机构4、不锈钢球5和上部投球6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采面上下巷顶板支护装置
- 下一篇:可取式插管采油桥塞及其专用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