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982.X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泽;贺艳杰;闫丽祥;姜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英泽;贺艳杰;闫丽祥;姜程耀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潲雨的新型雨伞。
背景技术
普通雨伞主要阻挡头部雨水,但是对于侧面的雨水则抵挡效果较差,尤其有风的时候更加捉襟见肘,经常打湿下半身。针对此问题有专利文献公开了带侧面挡雨装置的雨伞,如中国专利201210271868.6公开了一种雨伞,在雨伞伞面的外边缘接有透明的防水布,透明防水布上开有换气口,透明防水布上设有从上到下的双面拉链。本实用新型的缺陷在于防水布的状态无法固定,由于使用者走动或者风力作用,防水布会发生飘动,贴到使用者的身体上,甚至被风掀起,抵挡侧面雨水的功能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雨伞,能够有效阻挡侧面潲雨,而且不会影响双腿走路,便于升降,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防雨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雨伞,包括伞柄、设置在伞柄上的伞骨和铺设在伞骨上的伞布,所述伞布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有下垂的侧挡帘,侧挡帘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侧挡帘的下边缘固定设置有刚性的定形圈,所述定形圈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伞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伞骨上的定滑轮Ⅰ、一个设置在所述伞柄上的定滑轮Ⅱ、设置在伞柄下端的卷扬器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并将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定形圈和所述卷扬器上的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链的拉手设置在所述侧挡帘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挡帘的高度为30cm~150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挡帘不仅能够阻挡侧面潲雨,而且由于侧挡帘的下边缘设置有刚性的定形圈,能够将侧挡帘的张开形状进行固定,不会受到风的干扰,也不影响双腿走路,通过升降装置能够轻松将侧挡帘的一侧掀起,方便使用者出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柄 2、伞布 3、伞骨 4、侧挡帘 5、拉链 6、定形圈 7、定滑轮Ⅰ 8、定滑轮Ⅱ 9、卷扬器 10、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伞柄1、设置在伞柄1上的伞骨3和铺设在伞骨3上的伞布2,所述伞布2的边缘通过拉链5连接有下垂的侧挡帘4,拉链5的拉手设置在所述侧挡帘4的内侧,侧挡帘4由透明材质制成,侧挡帘4的高度为30cm~150cm,所述侧挡帘4的下边缘固定设置有刚性的定形圈6,所述定形圈6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伞柄1相连。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伞骨3上的定滑轮Ⅰ7、一个设置在所述伞柄1上的定滑轮Ⅱ8、设置在伞柄1下端的卷扬器9以及依次穿过定滑轮Ⅰ7和定滑轮Ⅱ8并将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定形圈6和所述卷扬器9上的钢丝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侧挡帘4能够阻挡侧面潲雨,而且由于侧挡帘4的下边缘设置有刚性的定形圈6,能够将侧挡帘4的张开形状进行固定,避免飘动或掀起,不会受到风的干扰,也不影响双腿走路,通过升降装置能够轻松将侧挡帘4的一侧掀起,方便使用者出入。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英泽;贺艳杰;闫丽祥;姜程耀,未经金英泽;贺艳杰;闫丽祥;姜程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